第3200章 不知香雾湿人须

诡三国斐潜 马月猴年 6350 字 1个月前

第3200章 不知香雾湿人须

在杨修返程而归的时候,在汉中上庸一带的曹真则也陷入了困境之中。

汉中上庸一带,范围很广,但是经济并不发达,人口多数是集中在汉中南郑一带,而在上庸附近基本上都是丘陵山峦,虽说有汉水通达其中,但也不好走。

上庸的易守难攻之处,显然超过了曹军的预料。

对于曹军来说,或是对于整个的山东政治体系来说,是远远没有意识到,也没有详细考虑过在这么一些相对于比较不通畅的地区是要如何运作的,就像是历史上曹操拿下了汉中之后,做出的决定依旧是迁徙人口,挖空汉中。

可是现在,如果真要硬打……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墙体贴着山崖石壁而建,巧妙地利用了险峻的地形,使得其防御力大大增强。

『恩主,此番曹丞相令曹子孝将军进军汉中,确实是千载良机,不容有失,』张节缓缓的说道,『李贼扼守木兰塞,看则像是固守要点,实际上是漏洞百出!』

曹真对于这些氐人不熟悉,所以眉毛胡子一把抓,难以分辨,但是张节熟悉这些氐人。

这一日,曹真偷偷带着些人,抵近查看。

可是真等申氏一脚踩进了战场之后,却又拈轻怕重,挑三拣四,重又生出了怯意来。

『哦?』申耽来了精神,连忙追问道,『此言何解?』

人么,总是责怪他人更加容易些。

至于是不是真的『此策大妙』,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这不仅是小地主阶级的通病,也是小资产阶级的问题,甚至是绝大部分的中产阶级的软肋。

这种区域性的豪强地主,成败皆是因地而生。

患得患失。

所以,李典就在汉中和上庸的交接之处驻守。

他顶多就是只能借刀杀人,自诩聪明而已。

驻守汉中,不能光守南郑,因为一旦让曹军进入了汉中盆地,自然就会很麻烦。

就像是在网购上买到了瑕疵物品,是谁的错?是卖方还是买方?可为什么当买方找到卖方的时候,就会有人说『谁叫你不看清楚』,『谁让你贪便宜』,『那东西才几个钱值得这么认真么』,『人家开厂的也不容易』,『客服小姐姐也没吃你家大米』……

曹真环视左右,有些发愁。

但是他也就止步于『急』了,真要让他横下一条心来杀官造反,他又不敢。

『哈?』氐人头领瞪大眼,『只是,只是带个路?真的就可以当氐人王?』

『看现在不是很好么?要梁王的位置腾出来了!』张节继续鼓噪着,『要是曹军没杀了要梁王,头领你会有机会么?』

李典在到了南郑之后,对于氐人又拉又打,拉的当然是那些比较亲近,愿意和汉人合作的氐人,至于像是要梁这样的仇视汉人的,也就自然是要被打压的。

这就导致了申氏的软弱性。

只见在蜿蜒山道的深处,木兰塞矗立于峻岭之间,如同一只盘踞于山间的猛兽,对任何试图逾越的敌人露出凶猛的獠牙。

军寨的石墙高耸,由粗犷的石块垒砌而成,显然是有一些年头了,上面历经风雨剥蚀,青苔处处,但依旧是坚硬的矗立着。

曹真召集手下军校士官,说:『山道险狭,兵卒临险而战,多有疲惫,如今唯有寻他途绕过此塞,前后夹击方可一举而下。』

申耽在上庸镇守,惶惶之余,也有些不知所措。

『将主,要不……再找申氏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周边的什么向导?』

曹真见李典如此严防死守,也是麻爪。

一般性的来说,越是小规模的地主阶级,越是可以丢下地域的包袱,轻装上阵,重新打一片天地下来,比如像是张三爷。但是像申氏这样的,就走不开了。申氏在上庸西城一带根植三十年,在历史上是汉末诸侯中除魏蜀吴三家外寿命最久的诸侯之一。

张节知道这山里有路,但是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走,不过他知道氐人知道。

有人建议道。

申耽这人就是这样,危险近身了就会想着躲,觉得自己祖宗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土地,自己也已经奋斗了那么些年,总该好好歇歇了,不能就这么轻易的失去,但是一直守着土地,又觉得自己满腹才华没人重视,郁郁不得志,加上当年张则被杀,申氏多少也受到了牵连,一直没能进入汉中核心之中,自然多有不满。

……

只要曹军打通了木兰塞,那么就去祸祸汉中去了,申氏也就可以跟在后面捡些便宜,不用像是当下这样没完没了的输送粮草……

因此他到了曹真军前,正好左右一合拍,顿时就被曹真委以重任。

木兰塞的寨门,厚重结实,门上面有铁箍紧扣,硕大的铁钉和铁条,彰显了其结构的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