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厘米:“嘿嘿……可不,不舒服就是为了体验舒服做铺垫的。”
“对!对对!……”这些教授附和着。
任微青调节气氛的水平太差,几乎只是把哲学理论改换成哲学现象。这如同领导讲了一个不好笑的笑话,让下属听众们笑得很尴尬,只是为了配合笑话而施舍点笑声。任微青脸一红,暗自怪自己多嘴。
倒是一凡道长老练,轻松化解了尬聊的气氛。一凡道长说:“与200亿年的宇宙或者45亿年的地球相比,人类每个人的寿命都只算一瞬间。生如白驹过隙,死如草木枯零。”
“这个世界我们来过,也仅仅是来过而已。”李厘米也感慨说。
“即使一生是得之不易的100年,再精打细算地经营每一秒,80年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
“至少,这一瞬间属于你。”和大智慧相较,李厘米的哲学显得过于寡淡。
“是的,属于你!你大可以自我支配。然而,看看自己的周围平等地拥有这么一瞬间的人们,大多数人在疲于应付财富问题,而剩下的少数人在应付财富的高级衍生品问题。当官的永远缺更大的官,求财的永远缺更多的钱;正如乞丐只缺一顿饭,富翁却缺一个银行。官至大,不过九五至尊,至尊还会想到扩张疆域。”
尴尬已经缓解,任微青再次接过话题:“在哲学思想实验中,货币是经济学中的定义吗?”
李厘米说:“货币在经济学中是一种符号,用货币计量资源,使社会资源分配至合理状态,这是经济学的角度。但在政法学的角度货币是一种权利,社会资源支配的权利。货币是个体参与到群体的资源分配的计量标准,也是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消耗、支配资源的方式,每个人都愿意增强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关系,每个人都不甘心这种弱相关地位。这种支配的欲望,源于存在感原始信念。”
存在感!三人行,果然必有我师!任微青竟然有些豁然开朗,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一切被留下的信息都以一种天择的方式甄选出来的。而这就是当前的生命。这包括我们人身体中的激素、潜意识、欲望、基因……
显然,对于人而言,意识是最不可具象的事物了。任微青想知道其哲学定义,他问:“意识的目的是什么?”
“意识是一种心理现象总体反应,由历史经验信息归纳的主观背景信息统一。其目的只是在人类存在的过程中,用于协调人类群体关系的一种共识与差异冲突。”瞿白回答说。
任微青不置可否,向一凡道长问道:“神学中一定会解释生死吧!”
一凡道长有些头大,显然,任微青还是把自己当成了术士。他想了想意识和生死的联系,有些人在生命的尽头终于会想到世界的另一侧还有自我。失去一生的时候才知道一生该如何度过,只可惜每个人都只能死一次,这是外部世界的场景中设计好的。没有人明白为什么自我会存在?也没有人能够同时得到幸福和这个明白。
任微青并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等,等一凡道长想出个好答案。
直到一凡道长说:“在生命的尽头,即使基于同样的信息背景,对问题的看法和角度都会发生改变。意识是一种心理现象总体反应。在生命的尽头,最大的变化就是心理变化,一种主观思维的改变意味着角度发生了改变。”
任微青忽然一拍大腿,兴奋地说:“我知道了!至少,我现在确定一件事情,意识中的‘我’是信息,意识是由历史经验信息归纳的主观背景信息统一。这似乎可以接近‘生命的本质是信息’中的意识部分。”
众位听众一阵狐疑,“生命的本质是信息”中的意识部分?是什么鬼?
任微青初解心结,心思通明,侃侃地谈了起来。接着说:“智慧的目的是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智慧能力就是对未来预知的能力。这个能力因人而异,能力强者必能‘未卜先知’(半神的能力)。刘老师,你说呢?”
众人又是一阵疑惑:任微青说的究竟是意识还是智慧?
李厘米实在忍不住,问出了大家的疑惑,他问道:“意识和智慧在信息中有什么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