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蝴蝶效应

相互的欣赏,让胡作非很想与任微青成为忘年的朋友。

胡作非院士语气十分和善地说:“关于人的生命信息克隆,可能会面临极大的道德风险。但是,在纯粹的学术假设中,应该不是障碍吧?可可探讨一二吗?”

“胡老师您谦虚了!只是,不能什么都干,总要有所舍弃!不谈也罢!”

“好!好!那就不谈!”

胡作非爽朗的一笑,转头对5位教授专家说:“大家有什么心得理解,也可以谈谈,当面向世界上唯一的‘贡献者’请教。”胡作非并不想被任微青直接的纠正错误,恐怕面子会挂不住,让几位教授说总比自己说要好。

沉默,一阵的沉默,似乎没有人敢说。在贡献者面前,人类的专家觉得无比的渺小,即使是平日无比自负的学术精英,此刻以谦卑得像小学生。

胡作非将目光转向刘教授,今天看来是他领悟的最深刻。

既然被点名,刘教授说:“您刚才提到的光速旅行,能否再请教?”

“刘教授不客气,请说!”

“您说的光速旅行,是指以信息的方式实现旅行?”

“基本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要对一个生命进行空间上的传送,实现远距离快速转移另一个空间,必须要换一个思路:只需要把生命必要的信息远距离的传送出去即可。”

“那被留下的这个生命怎么办?”

“这是新科技与新伦理适应的问题,不是科技本身要解决的!”

“生命的本身并不在于身体,而在于身体之内的信息。如果在一万公里之外有一个机器人,我的身体通过远程的方式与这个机器人之间建立联系,是不是就可以借助这个机器实现旅行了?”

“当然,只不过远处只能是机器,你不会愿意接受这个世界有两个自己。”

“克隆一个自己,我当然不愿意!”

“复制一个生命的信息,只要不进行载入,就不等于克隆。因此,有个折中的办法,也可以把一个人的信息仿真出来,仿真模型跟踪现实。”

“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很多用途,也可以永生!不是吗?”

既然聊开了,刘教授大胆了很多,说:“人就是一个背景信息和这一簇背景信息的载体,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仿真就是在纯粹虚拟的信息世界用数据的方式备份一个生命。这个备份,就是‘永生’的办法,对吗?”

“对于个人,人类是一种永生。对于人类,地球是一种永生。永生也是狭义的!”

“永生也是不合理的,所以不会存在!”

“‘永生’就是阻止进化!这是生物无能为力的,也是绝不能逾越的红线!”

“人类还在进化?”

“当然,我们每一天都在成为另外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