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昆不想治,他自从喝过虎骨酒后,腿就没那么疼了,虽然依然不能动,但起码上半身有了力气,能靠双臂挪动身体了。
他觉得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他老了,没几年活头了,没必要花大价钱买珍贵药材继续治疗。
可刘一手不干,他说以前没钱也就算了,现在有钱当然要想办法治。
哪怕治到最后依然无法下地走路,只要能拄着拐下地站立一会儿也是好的。
刘长昆拗不过刘一手,他很感动徒弟的孝心,但更心疼他年纪轻轻就被他一直拖累。
现在好了,只要医馆能开起来,徒弟就能正常行医,他也能帮着坐诊带带学徒,不用再当废人了。
高娇娇本来没打算这么早就张罗开医馆的,她现在忙的很,根本腾不出手搞这些。
但是在听到刘一手帮着双水村的人看病又不收钱,还白贴了不少药材后,她坐不住了。
她没直接去找刘一手师徒,而是找上了杨老大夫,那师徒俩钻研医术还行,赚钱是真的一窍不通。
医馆的经营还是得指望杨老大夫,高娇娇也不屑于从穷人身上刮油,她给杨老大夫指了条发财的明路,让他专门研究生子良方。
等回头她逮着机会,就去城里好好宣扬一下,富人为了求子舍得花银子,只要把名气打出去,医馆不愁没钱赚。
杨老大夫不愧是老人精,一点就通,当即就领悟了高娇娇的赚钱思路。
生子这种事又不是病,能不能成主要看天命,大夫能做的无非就是开点调理的药,疏通疏通病人的情绪,给病人树立信心。
能成就是医术高明,不能成自然是缘分不到,继续调理,继续努力,总能成功。
实在无论如何也不成,患者还可以烧香拜佛求机缘嘛,大夫又不是神仙,哪能无中生有。
高娇娇一听这话,心中大定,她就是这个意思,直接找杨老大夫,她算是找对人了。
剩下的事都不用高娇娇费心安排,杨老大夫自己就能张罗明白。
而高娇娇呢,继续翻地,继续干活,坐等医馆干起来分钱就行。
又干了三天,地终于翻完了,人还行,牛是累够呛。
杜映梅心疼的天天挎着篮子出去剜草,给牛开小灶,把大黑馋的一个劲儿叫,恨不得尥蹶子过去抢。
高娇娇坐在院里晒太阳,看到这一幕,翘着二郎腿,晃着脚点评道:
“家中不和,皆因某人一碗水端不平啊。”
坐在旁边温书的杜衡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高娇娇瞪他一眼,
“还不专心看书,眼看就要考试了,考不了甲等,到时候可别哭。”
杜衡挑了下眉,有些傲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