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三章 原因

其实,归纳总结起来,这古董圈子里的货源危机,主要是以下几点。

首先,华夏成立初期,低水平的生活标准,使得百姓们难有余力光顾古董这一领域。

那时候的古董文玩,民间存量虽然很多,但价格却并不高。

在“文革”之前,一件上档次的瓷器,文物商店收购价仅仅只有几元钱。

但是“文革”10年,古董文玩被大量的损毁破坏。

这一情况,就使得古董文玩的货源锐减。

在“文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的收藏意识淡漠。

一至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华夏的古董市场,还只是少数人的世界。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京都开始大规模拆迁。

于是,在这种“打草惊蛇”之下,就出现了大量的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古董,甚至不乏惊世绝品!!!

而那时的这些古董的价格之低,形同于收售废品。

那时候,在那么一批先知先觉者,马上进行大量的收购,成批的贩往境外,货源流失极为巨大。

其次,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文化生活取向,日趋多元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在媒体启蒙助推之下,全民的收藏意识开始觉醒,收藏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迅猛壮大。

古董不是工业品,它的数量就是那么多,卖一件少一件,导致了市场存货日渐减少。

如果说截至上世纪末,大家对古董收藏,尚属于文化范畴的活动,那么到了近年来,收藏古董即更多地被“异化”为投资行为。

在拍卖市场中,不乏有机构吸货者。

百姓们,也因为投资渠道缺乏和不畅,尝试把手里多余的钱投向古董市场,造成市场进一步干涸。

说白了,古董文玩,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收藏”是它其与生俱来的属性,相当一部分古董文玩,它的收藏周期非常长。

以“代”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