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血沁

在玉石收藏界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古玉挂红,价值连城”。

其中的挂红,指的就是古玉中最为珍贵的沁色----血沁和朱砂沁。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血沁玉的热捧,造就了一系列神话。

同时,也演绎出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谎话与谣言。

这中间就包含着,“血沁是尸体上的血液沁入古玉肌理后,形成的血红色沁痕”。

并言之灼灼的称:“佩戴血沁古玉,容易招惹阴邪”。

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千年血玉的形成是和尸体有关的。

这和当时的丧葬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有厚葬之风,尤其是在汉代提倡“事死如事生”。

那时,在王公贵族的墓葬中,会陪葬有大量的玉器。

其中又有各种口琀,如玉蝉、玉牛等被放入死者的口中。

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墓中的玉器中。

就有在他口中发掘出来的,21只牛、羊、猪、鱼等小动物型玉器。

古人认为将玉强行塞入口中,如果人刚死,当时塞入的玉会随气落入咽喉,进入血管密布胸腔上端。

在墓葬中经过了千年的变化后,入葬者的血液渗透入玉的肌理,血丝直达玉心,就会形成“千年血玉”。

那么古玉上的血沁,真的是尸体上的血液沁入形成的吗?

要说清这件事,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就是死人的血液,真的可以沁入到玉器里吗?

有人说,当然可以啊。

从宋代开始就有人用活的羊、狗、牛的身体来制造血玉。

这些作伪者,将已经雕琢好的仿古玉器烧热后,放入活的羊、狗、牛的腿部或臀部的肉内。

然后将伤口缝合好,让玉器在羊、狗、牛的身体内吸收它们的血液。

几年后再割开伤口将玉取出,就会发现这些玉器上布满了血丝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