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并没有把尸体靠在门上?”
“嗯?”
“既然是僵硬的尸体,所以自然也可以竖着放——凶手只是把尸体竖在了门前。”
警员抬起头来。
“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尸体的软化是从下颌、颈部开始,然后扩展到全身的。所以,尸体在最初的颈部软化后,头会因为重力前倾,导致肩膀靠门。同时,因为脚部有茶几支撑,尸体就不至于直接滑倒。这就造成了我们推门时的情况。”
“所以,凶手只需要把尸体竖在门前,然后小心地打开门,走出去,再关上门,密室就完成了。”
“这就解释得通了。”警员一拍桌子,“很可能是这么回事。”
“你小子挺有前途啊。”
“都是跟师父学的。”姜歇笑笑,接着往下说,“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还能推出两条关于凶手的线索。”
“嗯,你接着说。”
“第一,根据我们刚才说的,凶手或者他的同伙,会二次回到现场。二次回现场的时间你们应该能推断出一个范围。那么这段时间,就可重点进行不在场证明的排查。”
“没错。”
“第二,凶手要在不碰到尸体的情况下,从门内出去,体形不会很大。这一点,你们应该可以根据尸体和茶几的位子进行推演。”
“嗯……”警员点点头,又看向姜歇。
姜歇:“如果我查的没错的话,尸体会在9小时到12小时达到完全僵硬,第12小时达到最高峰,24小时后开始逐渐软化。而这段时间,第二支队和侦探都能为我提供不在场证明。”
姜歇走出临时询问室。
侦探事务所的其他侦探和助理也被警方依次召回来问话。
大家的口供大体相似——白天大家都各有工作,或辅助警队,或服务私人客户进行调查。晚上有人回家睡觉,有人回事务所。
事务所里每个侦探的业务本身就比较独立,只有在任务接洽的时候,才需要找上探长。
探长是早睡早起的,几个回事务所的说,看到探长办公室的灯黑了,没事也不会上楼去找他。
同时,警方也对探长近期的工作与社交往来展开排查,并对关键人物进行上门询问。
但可惜,探长近期开展的工作貌似很普通,无法联系到保险箱内可能存放的东西——显然,其他资料已经被做过抹除。
可疑的是,前一天凌晨6点43分,探长手机收到一条匿名短信,约探长到“老地方”见面,但无法追踪短信来源。
根据目前的资料,警方无法推断“老地方”在哪,只能推测,这条短信应该很可能与保险箱内容有关。
“你今天来找探长是做什么?”另一间临时问询室里,一个警员问道。
眼睛男:“我收到一条匿名短信,说有重要事情要和探长商议,但联系不上探长,让我去看看。”
“我那时站在二楼整理资料,觉得这件事需要跟探长汇报一下,发信息给探长他没回,就上楼去找他了。”
警方按着短信去查,同样无法追踪到短信来源。
问询姜歇的警员和队友沟通后,决定展开二度排查,最终锁定以下几个可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