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安静的环境潜心练功,秦妙的功夫进益颇多,虽然一个人住着一大片农庄,可是寻常的小毛贼根本都不够她看。三下两下就跟教训了扔出围墙。有时候她倒是希望爬墙的小贼能多一点,这样她就能积累不少的实战经验。
时间一晃就从六月来到了七月。
炎炎夏日里,元色布庄里面的布料在冯三娘的苦心经营之下,一匹布已经涨到了十两银子!
织布的时候,女工们会将特殊字体的“元色”两字织进布料中去,这字体是秦妙精心设计的,按照她的书法造诣和两世为人的心理积淀,设计出来的“元色”两字甚为绝俗庸雅。元色布庄的标志“元色”两字,暗地里被当世的书法大家赞美过。
因此原本就受欢迎的布匹在被书法大家赞美过之后更加的受上流人群的欢迎了。
当然了,出于商标保护意识,“元色”两字统统都由翠翠来织不敢假以人手,省得那人被其他的布商收买了,辛苦创建的品牌毁于一旦。
翠翠其人,秦妙是绝对信得过的。想当初秦家还是被全村人排挤的外来户的时候,翠翠的爹一个老绝户却能站出来替秦家说话,可见翠翠父女都是心胸磊落之人。贫时不丢气节,富贵时亦不会忘形。
炎炎夏日,元色布庄的各款布料异常畅销,因为这里的布料不掉色。不会因为天气热出汗多浸染了布料褪了颜色也皮肤上或里衬上而难堪。
布店里面布料畅销,作坊里面的女工们异常繁忙,额外招了不少人,一天分了早中晚三班,昼夜不停歇的赶织布料。
棉花方面自然也是尽够的,表面上棉花是产自城郊的农庄,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棉花都来自秦妙的空间。每半个月秦少廉安排搬运工来农庄运一次棉花。
秦少廉没工夫质疑小妹的农庄是如何产出这么多棉花的,因为他最近很烦,自从大哥考中了秀才之后家里的爹娘便又开始催他找先生念书了。大哥这边也是隔三岔五的想要向他引荐朱老先生的得意门生给他做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