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新粮种因为推广了的缘故,引来朝廷的注意,险些害自家卷进了朝廷的党争。这次秦妙学聪明了,才不要推广什么棉种果树种,统统都关起门来自己种,别人休想再觊觎她的好种子。
所以自从秦妙住进这座农庄之后农庄便成了全封闭的状态,除非是每月织布作坊来拉棉花,不然农庄的门是不会开的。
元色布庄的第一批布摆上柜台的时候,秦妙便雇了人朝作坊里面送了一大批棉花。事先将棉花装袋,移出来。然后再雇了搬运工将棉花给运到织布作坊去。这个做法之前在镇上处理空间里面的蔬菜时用过。用一次还行,不能经常用。
好在这一批棉花足够作坊正常运作,并撑到农庄里面的棉花收获。
六月初,秦妙住在农庄里面白天种地加补觉,晚上进空间练功整理空间里面的作物的时候,中州传来了好消息,大哥秦少贤榜上有名,再一次的中了个案首!
一连三个案首,俗称科举中的“小三元”。
秦少贤考上了秀才!一时间所有人都高兴得不得了。消息传回了唐家庄,秦家作为外来户,因着家里出了位秀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士农工商,士子就是这样的高大上,家里做生意赚了两万多两银子都没能让秦峰和李氏扬眉吐气,家里面出了个秀才,整个秦家顿时就扬眉吐气了!
秦少贤是个沉稳的少年,即便是得了个小三元,有了秀才功名,也丝毫没有骄傲自大。从中州回了,写了封信给村里的爹娘报喜之后便又住进了朱老先生的家里,刻苦读书,为着三年后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做准备。
原本朝廷在各州设立了州学,是为官学。考上了童生和秀才的学子都可以进州学念书,因着是朝廷拨款建立的官学,学子们并不需要出太多的银子。可是秦少贤是个例外,他有了朱老先生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自然是不需要和旁人一起挤州学。
唐家庄里秦峰夫妻两个正为着家里出了位连中小三元的秀才而大摆筵席的时候,县里面秦少贤的生活又恢复到正常,白天背书做文章,晚上习字。
而县城郊外农庄里面住着的秦妙从大哥考取秀才功名的喜悦之后,便又恢复了白天补觉晚上练功的生活。农庄里面没有留任何的闲杂人,就连伺候她的丫鬟水墨也是每隔个七八天才过来一次,其余的时候都在作坊里面帮着厨娘给众位女工做饭,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