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是定好公投的日子,地点定在燕北大学的礼堂,礼堂的两侧分别放着两张主席桌。
这一天,整个燕北大学人头攒动,连同其他大学的学生、记者以及其他的社会人士,都来看这场没见过的热闹。
这其中还有原本犹豫是否要来的人,也穿着便装站在礼堂二层栏杆旁。
顾书尧站在主席台的一侧,她穿着一身灰蓝色的旗袍,站在一张快到她胸口高度的厚重主席桌后,略微显得单薄。
而她的背却挺得笔直,因为她的身后还站着她想护住的学生们。一想到这,顾书尧的嘴唇不自觉抿紧。
而在顾书尧对面的洪铭则要放松许多,他微腆着肚子,有些轻蔑地打量对面,他手里拿着烟斗抽烟,时不时吐出几个烟圈,时不时又将烟杆在主席桌的边缘上敲几下。
洪铭并没有将这个公投太当回事,在他眼中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顾书尧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螳臂当车。又或许从头到尾,都只是在给自己搏一个虚名。
而他洪铭今天能到这里,已经是给了汪学增天大的面子。
整个公投分成两个部分,先是双方各自阐述观点并辩论,然后再由全校师生共同投票。
主持公投的是燕北大学的一位系主任,汪学增只坐在台下旁观。
开创先河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燕北大学因为此事在风口浪尖之上,而包括洪铭在内的几位教授都极力反对,他也不确定前路是否正确了。
到了双方各自阐述观点的环节,那位系主任先看向洪铭先生,只是洪铭并不理会,反而将头偏向一旁,那系主任只好转向顾书尧。
顾书尧见洪铭并不愿意发言,索性率先开口。推动男女同校,她从始至终都是有依据的,并非是一时意气用事。
还是同一处礼堂,阳光从礼堂的玻璃照下来甚至有相同的光影。
唯独不同的是,两年过去,她的声音要比两年前要更加沉稳了。
男女同校不光是资源共享,给女同学更好的读书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一切背后隐藏着的平权,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只是顾书尧话还没有说完,洪铭便用烟杆敲了敲他面前的主席桌。顾书尧被打断,抬眼看向洪铭。
却只听得洪铭不屑道:“你讲的这些都没有用,你放眼全国,就没有这样的先例。我是给汪学增面子,才与你在这辨上一辩,你所谓的男女同校说出去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
洪铭义愤填膺,台下也有人为他激烈的态度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