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名簿

千金令 拂衣闲闲 1677 字 21天前

正好今日得了空闲,江琉便想着统一翻看。

韶宜听了吩咐,连忙从前厅将桌案上收拢着的一叠名簿抱进书房。

“姑娘,您总算要看了。”

韶宜将名簿放在江琉面前,忍不住低声嘟囔了一句:“这日积月攒的,再不看黄花菜都要凉透了。”

这几日登门的客人,大多是想请江琉打造金器的,东西从小件头饰,到大件金像,可谓是各有不同。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金器制物所费工时长,若是让旁人得了先,自己便要排到后头去了,得多等许多时日,是以心切心急的,还会多次登门请见。

韶宜和韶宛好言相劝,都快将嘴皮子说破了才将人劝走,请他们稍安勿躁。

这其中,也不乏有富贵人家的差使。

韶宜和韶宛心细,将来客分成官、商、民三大类,再依照价目分成大小订单,还特意将带有详细图稿的放在最前。

为了方便翻阅挑选,名簿并未装订成册,而是堆叠放置后用镇纸压着。

江琉想了想,先是翻阅了商民两类。

“金碗一对,无需纹饰……广济桥,右二柳树下,杨氏妇。”

“金壶一柄,嫁女添妆用……坝桥亭侧朱家。”

“金镯一只,海棠花丝纹样,利园桥吕氏丝帛行。”

……

江琉一目十行,很快便将两类客人名目过了一遍。

她一边回忆着自己暗格里已制成的金器,一边比照着来客的需求与意向价格,将两者能相合的客单单独挑选出来。

百姓所需的东西多考虑日常使用,即便是用作添妆贴补也负担不起太过昂贵的价格,因而名簿上多数记载着金碗、金壶、金杯、金勺等一类小件日用金器。

刚巧三年间她也制成了不少,若实物能合他们的心意,便可直接售出。

而能用得起金器的商户多数家底殷实,对花饰纹样皆有所要求,是以江琉优先选择了带有图稿的,若已经完工的成品有相符的,亦可进一步商谈。

江琉很快就挑拣出了十几份客单,先是提笔沾墨在每一份上逐一标明售价,再递给韶宜:“先将这几位客人请来,我工坊内的金器若能入他们的眼,便按上面的价格商谈。”

韶宜呆呆接过:“姑娘,可我从未售卖过东西……怕是生意没谈拢,耽误了姑娘的事。”

她与韶宛二人皆为武人,对这生意经可谓是一窍不通。

门主将她们派过来时,也只是说要她们贴身护好姑娘的安全,从未提过这些。

姑娘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韶宜顿觉头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