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乾阳殿斗诗,美人帐下犹歌舞

庾进一听,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抹不甘与挑衅:“微臣以为,何松之的诗作,才是今日之冠。其意境深远,用词考究,更胜一筹。”

何松之闻言,亦是面露得意之色,轻抚长髯,缓缓开口:“楚国公所言极是,吾之诗作,确是今日之上乘之作。”

萧瑾言心中暗自冷笑,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竟能如此堂而皇之地自我吹嘘,全然不顾事实真相。但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不迫,心中却已盘算着如何在接下来的较量中,让对手无言以对。

刘坤见状,目光转向了杜玄。杜玄曾是太子身边的近臣,以其正直无私、公正不阿而闻名朝野。他的选择,无疑将具有极大的分量。

刘坤沉声道:“杜玄,你素来公正,你说说看,今日之诗,究竟谁的更好?”

杜玄站起身,目光清澈如水,他先是对刘坤行了一礼,而后环视四周,声音坚定而清晰:“陛下,微臣以为,今日之诗,当属萧瑾言之作最佳。其不仅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诗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实乃难得佳作。”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杜玄的公正评判,无疑为这场诗艺之争画上了句号,也让萧瑾言的才华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

刘坤眉头紧锁,心中犹如翻涌的江海,难以平息。

他望着前方那个被众人赞誉的萧瑾言,一股复杂的情绪在胸腔内盘旋。尽管他内心深处对萧瑾言那份不经意间崭露头角的才华感到不悦,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故作大度地说道:“既然你的诗好,那就你来当这个和谈使者吧。”

话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

庾进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烁着无奈的光芒:“哎,这世间之事,往往不尽如人意。”

他摇了摇头,低声嘟囔:“没办法,规矩如此,才情亦如此。”

何松之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缓缓开口:“既然陛下发话,那也只能如此了。我等身为臣子,自当遵从。”

刘坤见状,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大局已定。他环视四周,见众人或沉默,或点头,似乎都已接受了这个决定,便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既然诸位都没异议,那事情就这么定了吧。”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清冷而坚定的声音突然响起,如同寒风中突兀的冰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臣有异议。”

魏无疾缓缓走出队列,目光直视着刘坤,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刘坤闻言,眉头再次紧锁,目光如炬地看向魏无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秦国公,有何异议?”

魏无疾微微一笑:“陛下,萧瑾言虽然颇有才华,诗文出众,但毕竟年轻,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和谈之事关乎国家安危,岂可儿戏?臣以为,应当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臣辅佐于他,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话语看似诚恳,实则暗藏玄机,心中暗自盘算:可不能让萧瑾言独自把这份功劳占了去,否则我这秦国公的位置,怕是也要摇摇欲坠了。

刘坤闻言,心中不禁冷笑,他何尝不明白魏无疾的算盘。但面对如此直接的挑战,他也不能轻易退缩。

于是,刘坤沉声问道:“那秦国公的意思是……”

魏无疾眼神锐利如鹰,缓缓上前一步,声音沉稳而坚定:“陛下,老臣虽年迈,但心怀家国,愿以残躯之力,担任副使一职,全力辅佐萧瑾言完成此次和谈的重任。”

萧瑾言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微微欠身,语气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的自信:“陛下,这等小事,微臣一人足矣,何须劳烦秦国公大驾?微臣定能不负所托,圆满归来。”

心中却暗自盘算,这功劳是他辛苦争取而来,岂能轻易让与他人,尤其是魏无疾这样的老狐狸。

魏无疾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轻轻摇头,以一种近乎慈爱的口吻说道:“哎呀,萧瑾言,年轻气盛固然是好,但和谈之事关乎国家安危,需谨慎行事。老臣虽已年迈,但经验丰富,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还是让老臣一块去吧。”

此时,一旁沉默许久的刘坤,因先前被萧瑾言的诗作一番尖锐言辞讽刺,心中正憋着一口气,见状便顺水推舟,故作大度地开口:“既然秦国公如此坚持,又有此番心意,那便依秦国公所言,让他担任副使,一同前往和谈吧。”

他的眼神在萧瑾言身上掠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与得意。

萧瑾言闻言,脸色微变,心中虽有不悦,却也明白此刻不宜公然抗命,只好强压下怒火,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陛下既然如此决定,微臣自当遵命,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