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臣服

甚至连玉玺都没亲手碰过,更无半点越权之举。

且从瑶姬望向他的目光中,苍济成隐约能看到爱意的涌动。

这可怜的女子心悦于他。

无奈世事不由人,苍天赐给瑶姬未卜先知之能,却教她永远无法享受男女情爱。

可悲,可叹呐。

“陛下,事已至此,先前蒙受不白之冤的朝臣们,是否该予以慰问,官复原职呢?”

将苍济成重新扶好躺下后,瑶姬温柔问道。

“毕竟天牢那种地方,瑶姬也曾待过,再过几日就是中秋团圆节了,还是加快办案进展,让他们一家团聚的好啊。”

瑶姬所提,正是苍济成发愁之事。

想要拨乱扳正,就给承认他曾经辨事不明,受奸人蒙蔽犯下大错。

都道金口玉言,可如今这番作为,着实让他自打脸面。

“陛下不必忧心,您如此圣明贤德,拯救忠臣于水火,他们只会敬您爱您,仇恨恶人张国良之辈。”

见苍济成沉默不语,瑶姬笑着宽慰道。

她自然知道靖炀王在担忧些什么,自出事以来,他便借由病重龟缩至此,只躲在她后面乘凉。

现如今,连正视自己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当真窝囊到了极点。

“他们真会如此?”

苍济成眸中燃起希望的光,不敢确信地问道。

当初那些朝臣的哀求之声犹在耳边,可苍济成只顾着火速断案,平息民愤,将其全部抛之脑后。

昨天午夜梦回,总能想起那几天的光景。

越想心中越不安,整日茶饭不思的,连身体都消瘦了不少。

可以说,这是他最严重的一块心病。

“人非圣贤,那些忠臣或许少数一时想不开,但只要耐心开导,总会体谅您的不易之处。”

瑶姬笑着替他舀了一勺药,仔细吹凉后递给他喝。

这些天,瑶姬照料得尽心尽力,就算政务再繁忙,也总会抽出时间过来看他。

“既如此,那就万事拜托你了。”

苍济成咽下苦涩的药水,疲惫地闭上了双眼。

等蒙冤的忠臣全被安排妥当,若他的病还没有起色的话,或许还真得劳烦瑶姬献血医治。

他毕竟是这个国家的王,总不好把那么繁重的政务,全都压在一个弱女子身上。

瑶姬也是临危受命,想来这几天也把她累坏了。

但愿她能再撑些时日。

释放蒙冤忠臣的任务,交在了李玉身上。

瑶姬原本以为,那些臣子重获自由,首要的事便是回去跟家人团聚。

不料没过多久,那些人在李玉的带领下,竟然浩浩荡荡直奔雨香阁。

并未进阁内,只跪在院中,虔诚地对着她的闺房拜了又拜,久久不曾起来。

瑶姬闻讯立刻亲自下到院内,将受尽折磨的朝臣一一搀起。

“这是何故?快些起来,近日多降雨水,地上湿冷,莫要跪坏了身子。”

二十多名臣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受过刑的痕迹。

因来得匆忙,他们甚至连囚服都未曾换下。

看着被长鞭抽出的触目惊心的血迹,瑶姬心里一阵难过。

“多谢、多谢灵妙夫人……”

众臣子泣不成声,口中感恩的话都说的支离破碎。

唯有不住地叩首,才能表达出浓厚的谢意。

“此恩如同重塑骨血,再塑肉身,臣等绝不敢忘!”

“日后定对灵妙夫人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按照礼法来讲,出狱之后这些人应当去苍济成安歇的养心殿跪拜。

可如今,却对靖炀王只字不提,心中只有雨香阁的灵妙夫人。

李玉站在人群的最后,沉默者对她深鞠一躬。

重翻贪污案,其中的险阻和艰难他是最清楚的。

从头至尾,都是瑶姬在一手操办此事,跟那位道貌岸然的靖炀王,全无半点关系。

他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取天牢释放众臣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清楚。

天牢并非不透风的墙,那些狱卒更是嘴碎得很。

关于这些□□堂上的种种风云变幻,他们也略探听到了一二。

与靖炀王打了那么久的交道,他们自然知晓此种大刀阔斧的手笔,绝不是苍济成所为。

那是个软弱无能的君王,就算真知晓其中内情,恐怕也没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翻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苍济成甚至惧怕张国良的力量。

不只是因为兵权归属的问题,还因他当初的继位,跟那些奸臣的扶植有极深关系。

听李玉讲,因这次军机处的几位大臣也已落案,能调动兵马的虎符,皆被瑶姬重新收回王室。

这可是先前几代靖炀王,都没能做到的壮举。

在结合先前听过的,关于瑶姬身上种种的神奇传闻,而且那些臣子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瑶姬是上苍赐予靖炀国的瑰宝。

比起白孔雀和靖炀王,这位明辨忠奸、悲天悯人的灵妙夫人,才是真正能够左右靖炀国运之所在。

得此神女,除虔诚跪拜,忠诚效力之外,哪儿还会有别的心思?

只要瑶姬肯继续留在靖炀,他们这个外强中干的国度,便有救了!

在瑶姬的安排下,沉冤昭雪的朝臣,陆续接管了先前张国良党羽的位置。

对于原先遭受的屈辱,她亦打开国库,分发丰厚的体恤金做为补偿。

待一切都尘埃落定时,恰好鹤乘国的第二批粮草运到。

这批看似及时的援助资源中,所包含的恶意并非人人皆知。

南方受灾民众更是翘首以盼,希望能早一天得到救命粮,不再在饥饿中艰难度日。

苍济成受此消息鼓舞,总算能勉强打起精神。

他决定召见张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