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糖串

他似乎格外中意竹与叶的绣样,对那些过于艳丽的颜色不甚感兴趣。

瑶姬一度怀疑,若是市面上有绿色的冠纱或帽子,顾桢也要买一顶来戴。

竹子洁傲清高,他品味既如此的雅,做人怎会这般差劲?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再行几日便要到靖炀国的城邦,瑶姬心中总是七上八下的。

顾桢跟在她身后,瞧出她高束的顺长马尾摆动的幅度有点过高,猜中她心中烦躁,便开口道:“放心,靖炀王没信血肉可致长生不老之说,此等从未经过验证的谣言,也就褚裕和那帮庸才会放在心上。”

“当真?”瑶姬蓦然回首,眸子大大睁着,似一汪清水颖动。

暖阳洒下的光泼染其中,看得人不自觉晃神。

面前的少女神采奕奕,眉宇间皆是出乎意料的喜色,润唇因惊讶微张,露出的贝齿,为小脸儿又添了几分俏丽。

顾桢点头,被瑶姬凝望着,仿佛那光也随之涌到他的身上。

初秋的寒意不过短暂盘桓,便从他周遭散去。

虽然晴雾山庄的气温终年要比此刻低,早已习惯的顾桢,却不抗拒这种感觉。

“靖炀王果真英明,那便好!”瑶姬正思虑要不要用一张提示卡探明情报,如今正省了……

不对,顾桢的话能信么?

瑶姬的脊背不自觉挺直,方才雀跃心思顿消不见。

昨日在驿馆,顾桢对她割血救人的行为及其敏感,难不成是因受了靖炀王的什么令,要彻底看管她身上的每一滴血?

越想体越寒,在会鹿台那种危机关头,靖炀王还会下令顾桢将她带回,怎么想都不太像只贪图她的美貌。

定有别的原因!

深思熟虑后,瑶姬觉得此刻不是省钱的时候。

原本账户中的220瞬间变为170,肉痛了片刻,瑶姬望着提示卡上得出的回答出神。

顾桢没骗他,靖炀王果真没打长生不老的主意。

这就奇怪了,单单在万国宴见那一面,靖炀王的心动值,怎么着都不会升得太高吧。

就连褚裕和,也是在跟她的数次相处中,慢慢沉沦。

要知道,攻略绥廉王的难易程度,几乎与周琰那个新手任务差不多。

罢了,只要跟药引的事无关,那就没什么好怕的。

瑶姬放宽心,脚下用力,让□□的马儿更快速地跑了起来。

靖炀王的底细究竟如何,要亲眼看过才知道。

部队行进的第三日,众人总算瞧见了“永乐城”的牌子。

守门将士早已接到信报,对并未下马的顾桢下跪行礼,简短询问下会鹿台一带的战事进展,便将众人放行。

这顾桢在靖炀的地位,似乎不低。

此城位于靖炀最边界地带,按理说应不甚繁盛才对。

可这街上的男男女女,皆衣着华贵,满头珠翠,玉佩宝石腰带样样不少。

甚至连街边做买卖的商贩,也都穿着亮眼的绸缎,仿佛堂堂掌柜的,竟撸起袖子干起手下的活计来。

沿途最多的商品是各类珠宝、胭脂水粉,甚至名人字画也比比皆是。

看得人眼花缭乱,甚至比庙会还要热闹几分。

瑶姬瞧着新奇,比起民风奔放的虎萧,此处俨然是另一种极端的光景。

可瞧着瞧着,她似乎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跟其他商品相比,点心铺子之类的摊位,好像少很多。

就算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也不为过。

侍卫在前方引路,瑶姬便放开缰绳,让马儿悠哉迈步。

逛着逛着,总算瞧见有美妇人拉着三岁孩童,去买糖葫芦吃。

又红又大的山楂串在长木签上,外头浇好浓浓糖浆,拿在手中,活像泛着微光的灯笼。

看得人舌下不自觉冒出丝酸水来,曾经咬下过糖葫芦的触感,又重现在唇齿间。

瑶姬舔舔唇,刚想让人也买串回来吃,忽见美妇人竟然从荷包中,掏出一颗尾指指盖大小的明珠,递到小贩手里。

豁,好阔气啊。

这在鹤乘国,顶多两文钱就能买下了!

原以为那小贩会说几句感谢的吉祥话,谁知他竟挑剔地将明珠放在日光下照了照,似乎在辨别成色。

随后,不满地给美妇人塞了回去,言语多有激烈,隔着闹哄哄的人群也听不清在说什么。

从唇形依稀辨认,似乎是……嫌少了?

不会吧。

美妇人咬咬唇,见孩子都已经咬下一个了,退又没法退,只能又掏出颗拇指盖大小的珠子递过去。

这次小贩倒是勉强收了,不过仍是副不大高兴的模样,倒是美妇人千恩万谢的,仿佛得了什么极大的好处。

忙不迭地拉着孩子走开,生怕被人叫回来似的。

瑶姬:……

这小贩要上天呐。

“他那糖葫芦是金子做的不成?为何如此欺辱那妇人?”瑶姬看得拳头硬了,哪儿有这么不将道理的摊主!

顾桢早就注意到她在瞧那边的热闹,策马离得她近了些,不知不觉又并肩而驭:“国情不同,那小贩算良心的了。”

“啊?”瑶姬惊讶不已:“什么国情,要这么坑人?”

“靖炀国盛产矿石和丝绸,无奈土地贫瘠,多条主河道内染有毒物质,连鱼虾都少有,即便勉强开矿土地,生出的麦苗和蔬果也味道不佳,且极其稀少。”

顾桢不紧不慢地说道,瞧瑶姬一副不信的模样,不由得笑了:“当真如此,虎萧好歹能靠猎物过活,可在此处,也行不通。”

瑶姬又随着侍卫走了几条街,发现但凡卖食物的摊位,售价都贵得离谱。

反倒是琳琅满目的珠宝摊和绸缎铺,常常几文钱就能够买到。

和别国的情况,几乎整个反了过来。

若顾桢所言不假,在这种食物物资稀缺的国度,的确没有圈养太多畜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