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穷兵黩武的两国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百姓的生存,尤其是再度的肆无忌惮地征兵和征发民夫,终于是激起了百姓的民愤。
当然了,这背后有没有世家门阀的推波助澜,就不知道了。
总而言之,曹魏和东吴境内都是爆发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叛乱。
而这样的叛乱,不仅让两国的征兵之梦给直接断绝,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向前线转运粮草的事宜。
于是,间接的,两国国内的叛乱也是影响到了洛阳的战场。
“逃兵”,终于是出现在了洛阳的战场之上。
起初只是一两个人,趁着夜色越过栅栏逃往了自己的家乡。
什么,魏国的连坐法怎么没起作用?
没办法,再厉害的制度,到了一个政权的末期,也几乎是形同虚设了。
很简单的道理,魏国的横征暴敛与穷兵黩武,已经让百姓没有了生机,既然横竖都是死,自然也就无需担心还在魏境之内的家人们了。
当然,也有人想通了,魏国的崩盘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哪里还有能力去执行什么连坐法。
于是,在这样两种想法的驱使下,联军的士卒也是开启了逃亡模式。
只是,这首批吃螃蟹的人还没走多远呢,就被联军的斥候发现,随即几人便是被斥候抓了回来,并当着所有将士的面给斩杀当场,头颅也是悬挂在营门口处,实时地警醒、震慑着来往的将士们。
只可惜,这样的警醒与震慑似乎并没能在一众将士们的心中产生什么效果。
甚至,因此,还更加激发了将士们心中的逆反作用。
毕竟,面对已经没有了希望的战场,将士们希望得到的,也需要得到的,是安抚,而不是威慑。
于是就在逃兵被明正典刑的当夜,又有不少的联军士卒逃跑而去。
而这次,他们也是学聪明了,往南、往东逃是走不通的,很快就会被骑着战马的斥候们给追到,往西又毫无意义。
因此,一众的越出了营寨的士卒,也是朝着北方汉军的逃跑了起来。
这还了得,不管是曹爽还是陆逊,当即在第一时间就下令斥候立即追击。
而这次,也不再需要捉拿归案明正典刑,直接找到了就直接射杀!
不是曹爽和陆逊不讲人性,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仁慈只会害了更多的人。
虽然联军的斥候们反应也是极快,还真是让他们拦下了不少投降的士卒。
但更多的士卒,却还是如愿逃入了汉军的阵地。
没办法,得知消息过后,马谡当即便是安排赵云赵大将军集中起了数百精锐骑兵,前往接应。
而联军的斥候虽然也还不错,但怎么可能是赵云赵将军的对手。
仅仅一个照面,赵云将军的长枪便已经将魏军斥候首领给洞穿当场。
其余的联军斥候一见这个架势,哪里还敢继续追击。一众的斥候,当即便是拨转马头,向着自家营地狂奔了起来。
而随着斥候们的无功而返,更多的联军士卒们也是狠狠地心动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联军士卒,也是开启了逃亡之路。
甚至,到了后来,已经形成了成建制的逃跑的情况。
终于,在经历过足足一个半月的鏖战之后,联军的将士们终于是忍受不住绝望的情绪,魏军之中整整一营三百多人,集体凿开营寨,向着汉军偷袭而去。
一开始,曹爽还想着安排精锐部队对这股逃兵进行拦截。
却不想不知是怎样走漏了风声,而且,消息也在传播之中,变得越来越离谱了起来。
从三百多人逃跑,到足足一营上千人逃跑,再到一军三五千人全部逃跑,甚至到了最后,消息竟然传成了曹爽已经带着自己的亲兵逃跑了。
消息传播之快,谣传失实之速,着实是令曹爽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