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撤军途中再坑魏

根据汉军的查勘,颍川境内,近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都属于世家门阀,而其中的百姓与其说是曹魏的百姓,不如说是这些门阀世家的奴仆更合适些。

而根据曹魏的律法,奴仆是根本没有任何的人权的。

仅此一条,就知道这些颍川的百姓这些年都过的是什么日子。

这边一听到大汉给粮食送上路,还要给身份、给土地、给房屋,不少百姓简直都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于是,一场本该是充满血腥的动迁之路,硬生生地变成了应者景从之路。

甚至,令马谡没有想到的,到了司州境内之后,大汉迁移百姓的消息彻底传开,更有不少的百姓(奴仆)直接是逃来了汉军这里。

当即,马谡也是减缓了行军速度,并且打出了“来了就是大汉人”的口号。

收拢更多的魏国百姓尚在其次,让大汉归来的消息传遍魏国的每个角落,让大汉对百姓的好再度深入百姓心中,才是马谡的最终目标。

而马谡的做法也是很快起到了效果。

不仅仅是司州和颍川郡的百姓,甚至就连兖州东郡和豫州陈郡的百姓都是拖家带口地来到了汉军营地之中。

而如此一来,倒也是给马谡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首先便是人满为患的问题,这些百姓可都是投奔自己而来的,要是在路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尤其若是发生了大规模的死伤,想也知道曹魏会怎么污蔑自己。

为此,马谡也是果断下达命令,对这些百姓实施军管。

尤其是饮用水方面,必须经过烧沸放凉之后才能饮用。

随着人员越来越多,马谡也不得不安排兵马分批将百姓先行转运至河内地区。

于是,这样一来,也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粮草问题。

要知道,张郃在将河内郡的兵马带走的同时,不仅也迁移了部分的百姓,更是将整个府库都给搬走了。

这么多百姓重新涌入河内,马谡率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的问题。

好在,此刻的大汉早已经不是当年打汉中之战时候的大汉了。

而为了此战,丞相也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在得到马谡击败魏军于上党之地,并领兵继续南下之际,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丞相,第一时间便是再度转进了一大批的粮草到前线。

等马谡再度上报,停止进攻转而迁移百姓回返河内之后,丞相也是大力支持。

当即,丞相便是亲自押送着一大批的粮草前往河内郡。

是的,上党之战最为要紧之时,丞相没有出函谷;马谡领兵南下,眼看着就要打到洛阳了,丞相也没有离开;反倒是马谡停止进军开始迁移百姓时,丞相却是出山了。

没办法,军事上,丞相对马谡有着绝对的信心,但面对这诸多的百姓,丞相还真是有些担心。

虽然丞相也清楚马谡这么做是对曹魏的绝大打击,同时,丞相也是赞成马谡的做法的。

但在另一方面,丞相却又担心因此而让这十数万的百姓们遭罪,也怕因为这十数万百姓而让大汉失了民心。

当然了,这些,丞相却是并未与马谡说过。

对于马谡的回信,只有让其对粮草问题的保证以及务必保证民众安全的嘱托。

而有了丞相的保证,马谡自然也是安心的。

至于丞相所担心的安全问题,马谡自然也是不敢大意。

于是,子龙将军的骑兵军团也是成了整个司州上最为忙碌的兵马。

数以万计的轻骑兵们,被分作了数批,几乎是日夜不停地巡逻在司州与颍川郡的交界处以及洛阳城的城垣之外,严防死守着魏军可能的突袭。

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