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当年曹操就是用的这一招,才让拿下了汉中的汉军无力北伐。
更别说,颍川郡还在曹魏朝堂之中有着卓然的地位。
将颍川搅乱,无异于将曹魏的朝堂一并搅乱。
若是一切顺利,这一搅乱之后,甚至能让曹魏狗急跳墙也说不定。
可以说,这釜底抽薪的一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曹魏的打击甚至还在占领南阳郡之上。
而马谡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用这一招来拖垮魏军,不过,这一战却也有着致命的问题。
很明显,这迁移的过程,对百姓的伤害远远比对曹魏的伤害要剧烈得多。
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之所以马谡迟迟不愿用这一招,也是这个原因。
不过,既然南下拉平战线的上策已经无法执行,那么马谡便也只能执行这下策了。
所谓慈不掌兵,大抵便是如此。
而周遭的众将闻言却也没有觉得有任何的问题,多年的战乱中,众将对于此事实际早已习以为常。
当即,众将们便是纷纷领命道:“是。”
唯有来自未来的马谡听着众将的答应声,心中却是好似失去了什么似的,有些情绪低沉了下来。
不过,马谡也很清楚:只有在历史的上升期,比较的才是国家的上限;而在历史的动荡期,尤其是在你死我活的乱战中,民心更关注的只是国家的下限。
就如曾经的春秋战国,利用“耕战”系统,加以严厉的刑罚控制百姓的秦国,固然算不上什么好国家,可架不住其他的国家更没有底线啊!
在秦国,百姓好歹还能活下去,在其他六国,百姓是真活不下去啊!
于是,最终一统天下的便成了秦国。
同样,在现代社会,私企能给到国企、编制所无法给到的上限,但国企和体制内却能提供私企所无法保证最低下限。
于是,在生产力大爆发的时代,人才蜂拥而入那些能够提供更高待遇的私企,而等到大萧条的时代来临,国企反而成了避风港。
可是,吃到红利的终究只是少部分的人。
更多的人,只能是在“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反复横跳。
更可惜的是,历史依旧在轮回,却再不见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
微微叹息一声,马谡也是收起了心底的一丝丝同情,随即便接着下令道:“传令魏延将军,令其停止北上,回退樊城、襄阳。并以此二城为据,重新布置防御,以应对魏、吴联军可能之袭扰。”
“是。”身旁一名传令兵也是立即答应道。
“传书丞相,告知我军即行班师的决定。”马谡随即也是再度下令道:“并奏报丞相,我军即将动迁颍川、司州之百姓,填补河内之地,请丞相速发粮草以助百姓之生存。”
“是。”身旁的传令兵也是再度答应道。
很快,随着马谡的命令下达,整个汉军也是快速行动了起来,而颍川郡和司州境内的百姓们,也就此遭了殃。
无数的百姓在明晃晃的刀剑与长矛之下,只能是拖家带口地离开了他们的故土。
不过,令马谡没有想到的是,原本预想中的反抗虽然也偶有发生,却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激烈。
一方面,自然是汉军还算文明,在迁移之前就给足了百姓粮食,让诸多的百姓得以打消后顾之忧。而马谡承诺的给土地给房屋,又给了百姓足够光明的未来。再加上这些年大汉不断胜利的消息也是深入百姓,因此抵抗的行为自然是少了许多。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颍川和司州的百姓们,过得实在是太惨了。
是的,号称天下之中的洛阳地区,以及大名鼎鼎的颍川地区的百姓,居然过得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尤其是颍川地区的百姓,甚至比之荆州、青州等地还要不如。
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四个字:土地吞并。
是的,占据曹魏朝堂半壁江山的颍川氏族,并没有因此而给自己的家乡带来更多的发展和福利,反而是将整个颍川的地都给吞并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