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分兵,兵力上本就不占据优势的汉军又将如何面对眼前司马老贼的二十余万大军?
更重要的是,消灭魏军有生力量固然是最佳的战术战法,但某些时候,夺取战略要地,也是一种战术战法。
显然,此刻的汉军便是如此:只要能拿下上党这个战略要地,就能进一步压缩魏军生存空间的同时,占据战场的主动权。
因此,马谡现在要做的,不是想彻底剿灭魏军那些不切实际的战果,而应该是如何是击败眼前的魏军,拿下上党之地。
从这一点来看,马谡显然做得很不错。
也就在马谡查探着魏军的讯息之时,实际上魏军的司马懿也在悄然间打探着汉军的行踪。
不管是界休城的郭淮,还是华阴的姜维,都被魏国的细作查看得一清二楚。
甚至,就连汉军对自身百里石长城防线与高都城的查探,也都在司马懿的监视之内。
没办法,前线传来汉军主将居然不是诸葛的消息,实在是惊到了司马懿。
司马懿也是着实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这么重要的一场决战,身为丞相的诸葛孔明居然会不亲自领军?他就真的那么放心他的下属?
以己推人之下,司马懿怎么看都觉得这其中必定有所阴谋。
为此,司马懿也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并发动了几乎汉境之内所有的细作对此进行探查。
而在终于确定了诸葛丞相驻守在函谷,并未随军之后,不知为何,司马懿的心中却是泛起了丝丝的失望。
但在丝丝失望之后,却又是点点的兴奋。
很简单的道理,从个人而言,司马懿当然是希望跟大汉的最强者——诸葛丞相好好地较量一番的;可站在魏国的角度,能够避开诸葛丞相,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当然,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司马懿却是又迎来了无边的怒火。
无他,只是因为司马懿在情报中看到,那汉朝领兵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将他的好大儿斩杀之人——马谡、马幼常。
一时之间,新仇旧恨统统地涌上了脑海。
饶是以能忍著称的司马懿也险些有些不淡定了起来,甚至恨不能立即就提着兵马杀向那该死的马谡,好为自己的儿子报仇雪恨。
好在,终究作为魏军的主将,司马懿还是及时地收敛住了自己的心绪。
倒不是司马懿放弃了杀戮之心,相反其对马谡的杀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弱。
只不过,司马懿知道,想要报仇,打败汉军,才是最佳的办法,当然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为此,司马懿愿意等待,等待汉军进入最终的战场,等待两军的最终决战。
当然,为了尽快报仇,司马懿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你不是担心咱有阴谋,想要查探我的布局吗?
好,那就给你查!
随即,接到汉军细作在行动的司马懿也是快速下令,主动放开汉军的细作的管制,让他们查看消息。
于是,这也才有了汉军对百里石长城防线和高都城兵马情况的准确探知。
至于司马懿的目的,却也很简单,就是要用这些真消息将马谡所率的汉军引入到上党战场之中。
果然,在司马懿的阳谋之下,得到了来自周遭战场的消息的马谡,也是率领着麾下汉军迤迤然地夸空仓岭,向着既定的目标——光狼城浩荡而来。
至此,可以说,无论汉、魏都已经彻底明牌,而一场旷世的大战也即将在长平古战场再度打响。
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就在汉、魏之间互相刺探、互相引诱之际,却是有只黄雀也在仅仅盯着长平战场。
是的,正是本该置身事外的东吴。
虽然诸葛恪已经带领着大军悄然向扬州合肥运动,但这边汉、魏一日不打起来,那边诸葛恪的大军便一日不能暴露。
而多一日,诸葛恪的大军被发现的概率就要多上不止一成。
也因此,三国之中,并未直接参战的东吴竟然成了最为紧张的一方。
好在,马谡和司马懿并没有让他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