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两军相继往上党

因为臧霸的离世,青州兵随即分裂成了数个派系——强的,想要吞并弱的;弱的,又不甘心被吞并。

自然而然的,魏国的势力也随之进入了青州境内,并且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也是前两年曹叡在关键时候能够动用青州兵的根本原因。

可问题却也出现在了前几年的大战之中了。

要知道,青州军之所以愿意跟随而来,除了曹叡这些年对青州的“关照”之外,更多的还是想要通过战争取得更多的财富。

当年的曹老板对青州军突出的就是一个大方,每每胜利之后,青州军都是被嘉赏的第一批人员。毕竟,他们可是曹老板最忠实的嫡系。

可是,自从丞相北伐以来,曹魏几乎就没有打过怎样的胜仗。

没有胜仗,哪里来的战利品。很显然,这伙青州军带着极大的希望而来,却终究没能跟着魏军吃到什么好处,反而是在汉军的一次次胜利之中,青州人民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这样的损失,显然是青州黄巾所无法接受的。

于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原本分崩离析的青州再度慢慢地联合了起来。

因此,这次的决战,青州方面甚至只出了两万大军。而实际上,青州方面至少能凑出五万大军,还是那种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

显然,区区两万大军,远不够魏国朝堂对于青州军的期待。

这也是司马昭将主意打到了青州军的原因。

只是,闻言,司马懿却还是摇了摇头,道:“青州之事,可缓不可急,急则生变。只要我军能打赢这上党一战,青州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闻言,司马昭也是无语了,这不是成死结了吗——没有更多的青州兵就没有把握赢,没有赢就没法调来更多的青州兵......

似乎是看透了司马昭内心的无语,司马懿随即也是笑道:“怎么二十二万对十八万还没有信心?”

“啊?”司马昭也是张大了嘴巴,心道:“这不是您老说的吗!”

不待司马昭回复呢,司马懿便是说道:“此战的根本,不在这区区四万人的多少,而在于骑兵!”

说着,司马懿也是看向了司马昭,缓缓说道:“能不能赢,就看你的虎豹骑了!”

闻言,司马昭也终于明白了父亲司马懿的良苦用心——原来,从征辽东开始,父亲就已经开始在布局了。

“是,儿明白了。”心里暖暖的司马昭当即也是答应道。

随即,司马懿也是将目光转向了舆图,一边指着随即舆图之上一条蜿蜒的河流与大片的平原区域,一边也是继续说道:“这最后的决战点,就在这里了。”

“丹水?”司马昭随即也是继续说道。

微微点了点头,司马懿却也不再多作解释,毕竟上党之地,能有这么大的一块平原的区域,却也根本不多。

当即,司马懿也是继续下令道:“传令张郃、曹爽所部,立即南下,经过长平关入上党,至丹水一线与我军汇合。”

“是。”一旁的传令兵也是立即答应道。

随即,司马懿又看向了司马昭,随即再度下令道:“传令前军,改道而行,快速向上党挺进,务必在汉军抵达丹水之前,占据丹水西岸。”

闻言的司马昭也是立即领命道:“是。”

言罢,司马昭转身便向着大军而去。

丹水,即当年秦赵对峙之时所隔的河流,也是廉颇布置下的第二道防线。

至于,西岸,便是秦赵两郡对峙三年之时,秦军的驻守之地。

其实以如今知道的消息来看,汉军的行动速度和隐蔽性远没有当年的秦军高。若是秦军倾力赶路,是有可能将汉军挡在空仓岭的。

空仓岭,顾名思义是一座并不陡峭的山峰,廉颇当年也在此地布置下了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