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将魏军逼入自己所预设的上党战场,其关键就在于汉军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拿下界休城。
而作为袭占界休的主将,郭淮自然是明白身上的担子的。
因此,在攻下平阳城之后,郭淮甚至都没有进入城池,便已经开始部署下一阶段的战斗。
五千人未曾进行攻城战的生力军直接穿过平阳城,继续向北挺进,快速奔袭百里之外的界休城。
同时,郭淮更是派出了自己的亲兵向并州太原郭府送信。
当然,这区区的一封信,想要直接拿下并州,那是不可能的,哪怕郭家已经是太原城内顶级的世家。
不过以这样的方式,搅乱魏军在并州的布局还是足够的。
至少,有郭家为首的世家门阀们掣肘,已经抵达太原的魏军就不敢肆无忌惮地全力南下。
什么?仅仅靠一封信,郭淮凭什么能够撬动太原的门阀世家为之所用。
很简单,经过这些年的贸易,大汉实际上已经与曹魏各地的门阀世家建立了联系。
或者说,经过酒水与纸张的冲击,加上汉军连年的胜利,曹魏的门阀世家已经被汉军渗透得七七八八了。
再加上郭家的推波助澜,要这么门阀世家们明着反魏怕是不易,但要他们在暗地里给魏军使点绊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世家给魏军出的第一道难题,便是马料。
是的,在并州这个养马之地,居然会少了养马的草料。
世家门阀当然也给出了理由:虎豹骑的训练和调动,所消耗的都是太原的储存,原以为虎豹骑已经离开并州,就没有及时对太原的马料进行补充。
你别说,在世家门阀的包装下,这还合情合理了起来。
甚至,世家门阀不仅给出了充分的理由,更是连解决办法和时限都主动提出来了:可以从周遭城市调马料来,不过想要满足两万多马匹的用料,至少需要两日的时间。
两日的时间,就是世家门阀对郭淮的投名状。
应该说,这份投名状既不会伤及魏国的根本又正中汉军的下怀,不轻不重,刚刚好。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郭淮所预料的那般,在世家的掣肘之下,赶到太原的魏军虽然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汉军北上的消息,却因为马料这一小小的问题,生生停在了太原足足一日半的时间。
随着第一批马料送到,张郃迅速下令曹爽以两万骑兵长途奔袭界休,而他则是带着三万大军驻守在太原城内。
之所以只派出骑兵前往界休,还真不仅仅是为了尽快赶到的缘故。
更多的,是张郃敏锐地到并州世家门阀的掣肘后的防范。
没办法,界休可失,至多也就是丢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已,作为并州州治所在的太原可丢不得。
可以说,太原城内门阀世家们看似小小的一个拖延时间的掣肘,却是如同那煽动翅膀的蝴蝶,在悄然间改变着汉、魏大战的进程。
不知不觉间,魏军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陷入了被动之中。
得到军令的曹爽,也是爆发出了全部的战力,带着麾下两万大军便是快速向界休奔驰而去。
这边曹爽的骑兵一路疾驰,那边郭淮带着五千步卒却也是一路狂奔,两军随即也是奔着几乎不设防的界休城展开了一场竞速赛中。
虽然郭淮所部占据了先发优势,但无疑,郭淮所部却是更加的危险。
很简单的道理,若是郭淮所部先行占领了界休,曹爽的骑兵还能从容撤退;
可若是让曹爽的大军先行进了界休,郭淮所部恐怕立即就会陷入骑兵的绞杀之中。
当然,好在的是,界休作为并州边境,倒不似其腹地一般平坦,因此郭淮所部还能钻入山林逃脱。
只是,从界休城下到山林的这一段路途之中,郭淮所部势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
为此,并不知道太原的门阀世家能为大汉做到何种地步的郭淮,带着部队,几乎是一路俾夜作昼,不分白天黑夜的前进。
反观曹爽所部,虽然行军过程已经足够地快速,可在夜晚时分,曹爽却是自作主张地停下了脚步,就地扎营休息。
虽然只是区区三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却无疑又给了郭淮所部更多的机会。
当然,曹爽这么做,也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一旦在界休城前发现了汉军,若是自己所部疲惫不已,还如何对其发起进攻。
为了迎接可能的接触战,曹爽要求其所部随时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