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丞相也是带着百官来到了那院落之前。
只见一座古朴而严肃的门坊赫然矗立在人来人往的街道旁。
即便是知晓其功用的丞相,在见到这雄浑的建筑之后,也是不由得有些咋舌。
没办法,单是这门坊,便已经是堪比王府的规模了。
好在,“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丞相还是清楚的。
为国选材,就算是再精致些、雄伟些也无妨。
随着众人移步走近,却见马谡早已经站立在门旁。
见丞相等人到来,马谡随即也是恭恭敬敬地向丞相行礼道:“见过丞相。”
不待丞相和身后的大臣们说些什么呢,一旁的费祎便是快步上前,将一端的红绸递到了丞相的面前。
马谡随即也是接着说道:“请赐丞相揭匾!”
听着马谡的话语,众人也是纷纷抬头,这才看到,那大门之上,一块鲜红色的绸布却是将这宅子的牌匾给遮掩得严严实实。
正待众人诧异间,丞相却是果断地接过了费祎手中的红绸。
随即,马谡也是大手一挥,早已经准备在旁边的爆竹瞬间燃烧了起来,噼里啪啦的响声中,丞相也是转过了身,面向着众臣便将手中的红绸轻轻一抖。
红色的绸布随即簌簌的落下,而三个金灿灿的大字随即也是出现在了众人的目光中。
“招,贤,馆!”仰着头,众大臣们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念出了牌匾上的文字。
瞬间,众大臣也是被这三个大字震惊在了当场。
“招贤馆,居然是招贤馆?”
“怎么会是招贤馆呢!”
“这规模,恐怕便是上千人也住得下吧!”
也是在这一瞬间,诧异的、震撼的、甚至还有嫉妒的,诸多的情绪也是袭上了众大臣的心头。
这可是距离皇宫都只有一街之隔的风水宝地啊!如此规模的房舍,如此雄伟的建筑群,居然不是给任何人的赏赐,而是给天下有识之士的庇护所。
不用想都知道,只要进入了馆阁之中,该是怎样的飞黄腾达的前途!
这可比曹操的《求贤令》要更具体,也更管用。
毕竟,再华美的辞藻也抵不过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利益。
仅仅是为了给人才们一个暂时休憩的地方,大汉就能舍下如此的手笔,那其他的赏赐,还会少吗?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就在众人对这“求贤馆”的议论纷纷之际。
马谡却是在丞相的鼓励下站到了台前,随即也是当着一众大臣和百姓们的面宣布道:“大汉皇帝,诏曰:特命后将军马谡、长安令费祎,敕造招贤之馆,以招天下贤才。
自即日起,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但有一技之长,一师之得,皆可入我招贤馆。
故曰。”
略略一顿,马谡却是缓缓走到了中门之间,随即便是将两侧门联上的红绸一并扯下。
八个比“招贤馆”略小了几分的对联,随即出现在众人眼前。
而马谡也是一字一顿地为众人念道:“为国举贤,唯才是举。”
话音落下,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之中瞬间便是爆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没办法,“唯才是举”这四个字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
事实上,曹老板之所以能从北方诸多的诸侯之中杀出重围,这四个字也是居功至伟。
要知道,哪怕是在三国这个礼崩乐坏的朝代,明面上所宣扬的依旧是“德行”。
似乎只要有了“德行”,天下就能归一!
之所以如此,根本上还是世家门阀的问题。
很简单的道理,相较于真才实干,德行的评判就实在有着太多的操作空间了。
真才实干,就像是解数学题,行就是行,不行那就只能写个解字。
只要不是瞎子,一眼就能分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