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议定撤军排人选

的确,论能力,王平是足够的,但要论威望,王平却是远远不够。

驻守上邽,可不仅仅是作为关中的后备军团这么简单。

可以说,虽名曰督军于上邽,但实际上,此任却是陇右、汉中以及关中三地的最高军事长官。

即便将关中划拨出去,仅仅是掌控陇右与汉中两地,也绝对是封疆大吏了。

甚至,当年的关二爷的荆州地盘都没这么大过。即便是已经扩张了版图的蜀汉,这也已经是近四分之一的地盘了。

其任之重,可见一斑。

介于此,王平当然不是合适的人选了。

“魏延将军如何?”马谡随即再度建议道。

魏延有督汉中的经验在前,又在大军攻伐凉州之时率军驻守陇右一线,论资历、论威望、论能力、论经验,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魏延都无可挑剔。

更重要的是,魏延与郭淮在陇右防御战中也算是配合默契,由魏延驻守上邽,掌三地之军事,也不用担心出现什么龃龉之事。

如此看来,魏延几乎是这个位置的不二人选。

只是,听了马谡的建议,丞相却还是果断地摇了摇头,算是否定了马谡的提议。

马谡顿时颇为有些不解,问道:“魏延将军久驻汉中,又有总控全局之经验,与郭淮之合作也十分融洽,当是最佳人选才对啊!”

“正是因为魏延久驻汉中经验丰富,此任才不能交给魏延。”丞相也是缓缓答道。

这话一出,马谡立即便明白了过来。

魏延在汉中的威信便已经够高了,只是因为汉中人口还在恢复之中,倒也无太多关碍,可如今的陇右、汉中之地,在魏军俘虏的充实下,可谓是要地有地、要人有人。

这样一来,威信过盛反而成了缺点。

尤其,魏延还是一个狂热的北伐支持者。

万一这小子仗着自己手下兵精粮足,转守为攻,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当即,明白过来的马谡也是立即抱拳而道:“是,末将明白了。”

马谡的理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不知道的是,之所以不能让魏延驻守在上邽,更大的原因,却是因为马谡自己。

魏延虽然冲动,也的确是北伐的强硬派,但绝没有到无令而行的地步。

至少丞相只要在世一日,魏延就不敢也不会乱来。

因此,对魏延的担心,其实并不是关键。更关键的是,丞相需要带马谡回成都,并给马谡担上更重的担子,若是再将上邽给了魏延,那岂不是整个蜀汉朝堂,从内到外都成了荆州派和元从派的天下?

这让以吴懿、李严等人为代表的益州派和东州派怎么想?

共患难易,共富贵却难。

这碗水,丞相必须端平。

一旦端不平了,大汉便会陷入到无休止的内斗之中,魏国有庞大的国力,能够支撑其内斗,可蜀汉不一样。

尽管蜀汉已经拿下了凉州和大半个关中,但实际国力上相对于魏国还是差距颇大。

别说内斗了,但凡蜀汉不能集中力量,都跟魏国没法打。

微微点头,丞相也不再藏着掖着,径直对马谡说道:“吴班如何?”

“吴班?”马谡有些诧异。

说实话,这个名字的确是没有出现在马谡的名单之上。

一方面,吴班作为吴懿的族弟,自然归属于东州一派;

另一方面,吴班不似吴懿那般活跃,甚至一度承担着督后军的职责,自然在累次军议中都没怎么表现,马谡也自然没有关注到。

而丞相之所以拿出了这位大神,却也是用心良苦。

当然,首先是吴班的能力,足以担当这样的任务,要知道,夷陵之战中,皇叔派出诱敌的大军就是吴班指挥的,没点子能力,敢在吴军大寨前叫嚣?

其次吴班在东州派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也符合丞相平衡各方的的需求。

而最为重要的是,抬高吴班,虽然对东州派算是提升,但对于吴懿却是一种削弱。

毕竟唯一的国舅和国舅之一,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最妙的是,此令不管是吴懿还是吴班都会欣然地接受。等于是卖了你还要你帮着数钱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