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接下来的生涯之中,孙权也是一直在与江东世家博弈。
一场赤壁之战,孙权算是短暂地从江东世家的手中夺过了大权,可惜随着周瑜、鲁肃等一众淮泗系将的离世,权力的天平再度倒向了江东世家。
这也是孙权会迫不及待地发动合肥之战,并亲自领兵上阵的原因。
在淮泗系渐渐失去助力的时间里,孙权迫切地想要通过提升自身的威望继续压制江东的世家。
很可惜,逍遥津里,那个男人只用了八百骑便是将孙权的美梦踏碎。
而随着孙权的心腹吕蒙倒下,陆逊接手大都督,也标志着孙权用尽数十年光阴展开的对江东世家的压制,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这也才有了石亭之战中,一战三都督的怪相,以及拜朱桓为都督带兵西进的迫切。
无他,都是孙权又一次尝试削弱江东世家的手段罢了。
只可惜这次,孙权算是彻底地失算了。
而江东的世家也是适时地向孙权展示出了自己的强度,示意孙权从此消停点。
尽管孙权的心中是又惊又喜,但表面上还是对陆逊这个江东世家的代言人很是客气,不仅将全城的兵权予以托付,更是将城内武库全都交给了陆逊,任由其取用之。
这几乎是将自己最后的一点家底托付给了陆逊。
陆逊到底能不能守住建康尚且不知,但朱桓知道,自己的麻烦大了。
无他,身处永安城外的朱桓也是终于得知了秭归、夷道被袭的消息。
坏消息是,因为从未想过后路被断的问题,自然军内的粮秣并没有准备得十分充足。按照现下的速度,大军最多还能坚持十五日的时间,而若是保持此时的用粮,恐怕也就能坚持个十日左右而已。
好消息是,随着后路被魏军所断的讯息一同来到这永安城外军营之中的,还有吴王的特使——诸葛瑾。
趁着吴军还没有断粮的时间,诸葛瑾也是立即一人一马来到了永安城前,试图通过永安城,快速进入蜀中府邸,及早面见大汉皇帝刘禅,重新敲定吴蜀联盟。
应该说,诸葛瑾的运气是真的不错,就在他快马加鞭在路途上奔跑之时,大汉侍中费祎也已经带着刘禅(丞相)给的便宜之权,来到了永安城内,倒是省去了诸葛瑾前往成都的时间。
很快,两人便针对援助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当然,此时的费祎几乎有着完全的主动权,甚至,若不是丞相的要求不得故意刁难,费祎几乎就想这么无限地拖延下去。
毕竟,越往后拖,吴军的损失可能就会越大,而坚持的越久,丞相北伐关中的成功率也就越高,获得的地盘也就越多。
不过,丞相既然有命,自然是经历过深思熟虑过的,费祎自然也不会违背。
不违背归不违背,该为大汉争取的利益还是要尽力争取的,该为将士们出气的,费祎还是要出一把气的。
终于,在朱桓大军就要断顿的情况下,诸葛瑾还是妥协了。
秭归、夷道终于在阔别了数载之后,重新回到了大汉的手中,而费祎所付出的,不过是区区万石的粮食而已。
当然了,想要真正的接收秭归、夷道两城,却还需要朱桓所部多加努力。
但这却不再是如今的大汉所要关心的事情了,用一万石粮食换吴军与魏军的死磕,大汉本身已经是赚了。
而如今大汉的重心,却是全都来到了关中。
尽管大军已经连续作战数月,但在丞相的带领下,汉军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陇右地区。
随即,按照丞相的布置,八万汉军也是顶着疲惫之躯完成了最后的调动。
好在,荆州的战事比丞相预想中还要来得更晚了几天,倒是让汉军有了宝贵的休整的时间。
而随着朱桓终于发动了对秭归县的猛攻,陇右的汉军也是立即结束了休整,开始兵分三路向关中进军。
按照计划,最先行动的便是位于最北端的魏延和郭淮所部。
已经憋屈了一个冬日的魏延,在得到进军的命令后便立即一发不可收拾,虽然知道自己是佯攻,却依旧打出了主攻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