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危难中陆逊担当

诸葛丞相也好,其他的汉军将领也罢,都不可能听从吴军将领的命令,更不可能把汉军交到吴军的手中。

这不是争权,而是单纯的不放心吴军。毕竟东吴这才背刺了汉军,蜀汉之人是有多大的心,才敢把自己的部队又交到吴军的手中。

只是,孙权似乎并没有听明白陆逊话语中的春秋笔法,反而是认真地点了点头,道:“这倒是无碍。诸葛用兵之能,的确长于朱桓、朱然等人。为破敌寇,以其为帅,听其将令,也在情理之中。”

闻言的陆逊不由得嘴角也是一抽抽。

但好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的孙权并没有发现异常。

赶紧收拾好自己的表情,陆逊也是接着说道:“这其二,蜀汉恐怕会趁机索要包括江陵在内的荆州土地。”

话音落下,孙权顿时便是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蹦了起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可是荆州啊!

且不说其四通八达的战略地位,单单是江陵这座巨城每年给东吴上缴的税费,就让孙权绝对割舍不了。

虽然在荆州的驻军,实际也将荆州的产出消耗得七七八八,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有荆州在,东吴的国库虽然也没有增加多少收入,但东吴的军队中却是多了荆州军这一方面军级别的编制。少了荆州,虽然东吴的国库也没有减少什么,但东吴的军队却是要少去近半的兵力。

更别说,荆州在手,只要守住秭归、夷道一线,就能把蜀汉堵死在益州之地,迫使蜀汉翻山越岭地去跟魏军死磕。

这其中的战略价值,便决定了即便是贴钱,孙权也不可能放手荆州。

当然,陆逊对孙权的反应和态度也早有所料,当即也是微微叹气,道:“可是,我王,若是没有好处,蜀军如何要出兵为我东吴而战呢?”

“不战?”孙权的眼神微微眯起,心中一阵地发狠,道:“他就不怕没了我东吴之后,魏国倾全国之力对付他?即便他已经拿下了陇右和凉州,也才区区两州半之地,如何能敌得过魏国十州之地!”

“我王容禀。”无奈地摇了摇头,陆逊也是接着说道:“若是此战之前,此理由或许还能说动蜀汉,可自我军攻永安而魏军攻陇右之后,这与一州敌两国,有何区别吗?”

话音落,孙权顿时有些哑然。

的确,此前的蜀汉可不是就已经在以一州敌两国了吗?如今再用这个威胁蜀汉,势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只是,饶是如此,孙权依旧不愿放弃自己的地盘,当即继续问道:“可还有其他选择?”

点点头,陆逊也是接着说道:“其次的选择,便是让朱桓借道蜀国,并协同蜀国于关中发动进攻,同时,朱然率军东归,保卫建康,仅留下一两万大军牵制魏军于荆州之地。如此,一旦关中告急,魏国为保关中不失,势必调军回援。如此,局面也就盘活了。”

“只是。”微微顿了顿,陆逊看了看孙权的脸色无异,这才接着说道:“想要进入蜀国境内,我军势必要缴械而入。同时,为蜀汉争夺关中,损失恐怕也小不了。能有四五万大军归来,便算是诸葛手下留情了。而我军于建康、荆州两地的损失,恐怕也不会小。”

这个方案,虽然东吴在兵力上损失势必不小,却是在领土上没有多少损失。

按道理应该是符合孙权的想法才对,毕竟人口嘛,实在不够,就去一趟山越便是。

可是,听完了陆逊的介绍后,孙权也是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当即也是否定道:“战于关中,为蜀汉取利,而我军损兵累万,甚至还有被蜀汉吞并的可能,此非寡人所愿也。愿有另外之选择。”

孙权当然不是舍不得这点兵力的损失,而是不愿将数万大军白白送给了蜀汉,更不愿用自家的兵力为蜀汉开疆拓土。

万一真的让蜀汉把关中给占了,自己不得心疼死去!

“那便只剩下了一个选择。”陆逊心中微微叹息,随即也是给出了最后的方案,道:“以秭归、夷道二县,换取蜀汉粮秣支撑。有粮秣支撑,朱桓军战力便可恢复七八,再以朱桓、朱然两军夹击夷道、秭归,亦可解围。”

“不过。”陆逊微微叹气,道:“损失肯定也不会小,而且,朱然军既然配合反攻夷道又要驻守江陵城,势必无力分兵来援,因此我军在建康方向也需要坚持更长时间。”

“能坚持住吗?”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孙权便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