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就是以宗室掌兵权,而颍川系掌政权,二者互相扶助、互相制衡之下,兼之若干诸如河北派、汝南派等派系的调和,才有了如今稳定的局面。
若是曹魏宗室的这杆旗帜倒了,颍川系势必做大,甚至兵权也要落入其手,到时候,即便魏国的版图没有缩小,可这版图的户主名字,恐怕就要改上一改了。
历史上,司马懿之所以能够篡权成功,跟曹魏宗族军权的丢失不无关系。
自从曹休、曹真相继离世之后,曹魏宗族(包括夏侯氏和谯沛系)再没能有能够与诸葛丞相相匹敌的对手,无奈之下,全国近半的兵马被司马懿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
虽然曹叡并没有后世的经验,但身为帝王的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
曹叡很清楚:一旦此事失控,即便是自己得上天之眷顾,能在颍川系彻底做大之前,扶植出另一支力量与之抗衡。这其中却又不知需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已经得到了养马场的蜀国,显然不会给自己重整朝廷的机会。
因此,曹魏宗室的这杆旗帜不能倒,宗室的威望必须维护,曹家族人手里的兵权更不能交。
唯一的办法,便是一场胜仗!
一场由宗室指挥的真正意义上的大胜利。
深吸了一口气,曹叡看向舆图的目光逐渐变得阴狠了起来。
“攻蜀既然已经无望,而魏国又急需一场胜利,那这场胜利为何不能回到他原本的位置呢?”
轻轻摩挲着舆图,一个可怕的想法瞬间席卷了曹叡的心头。
是的,曹叡的目光又看向了舆图的东面——扬州。
要知道,在这片区域内,吴军的兵力可是几乎已经空虚,而魏军的兵马却几乎没有任何调动(西援的部队是豫州兵团和洛阳的预备队)。
换言之,若是此时魏国大军突袭扬州,极大可能会如入无人之境。不说直接将扬州全境内拿下,至少也能将战线整体向前推上数百里。
若是顺利,甚至重新对荆州区域形成包围,也不是不可能。
即便是并不能在水网纵横的江南推进多少,能有一场胜利,这对于稳固朝堂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