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重兵前倾待魏军

对于陈仓城内的每一个蜀军将士而言:死亡,是再可能不过的结局。

哪怕身为主将,魏昌也是一样的命运。

虎毒尚且不食子,若非对大汉的赤胆忠心,但凡考虑了一秒魏昌是自己的长子,魏昌要怎么活的问题,魏延怎么可能只为了提高那么一点点的胜利的成算,就将魏昌派驻其中。

而这,才是一个能说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话语的魏延,该有的面目。

安排好了将领,在兵力分配上,魏延显然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是陈仓城,随着魏昌的到来,其兵力达到了足足一万多人,而且源源不断的兵力正随着水路加入到陈仓城内。

在魏军抵达之前,魏延要在陈仓城内囤积至少一万五千人马。

同时,汉军的三千水军也沿着上邽至陈仓的水道路,日夜不停地运送着粮草、军械和兵员,必要时候,这三千水军也会加入到城防之中;

其次便是关陇诸道,郭淮带着一万七千人驻守在那里,其中近七千步卒被零零散散地洒在了关陇诸道上,而剩下的一万人,则是随郭淮驻守在了整修一新的坚城街亭之中。

再次,便是子午道和褒斜道。高翔带着五千余人驻守在汉中守卫子午道,而在褒斜道,魏延也是布置了足足三千兵马。

最后,剩下的两万人马(其中近五千人,仍在转运途中,实际在上邽城内的兵力不超过一万五千人。),则是随魏延驻守在上邽城中,随时增援各方。

很明显,在魏延的布置下,蜀汉大军的防御重点几乎与魏军的进攻重点完美重合。只能说,魏延在汉中呆的这些年没有白费。

而前中后轻的防御布置更是魏延胆大心细的集中体现。

或许,换了其他将领前来,即便是猜到了魏军的进攻重点会是在陈仓和关陇道,也不敢如此将重兵投入其中。至少,作为镇守上邽之将,其手中的兵力不会少过三万人。

可偏偏,魏延甚至连一万五千人都不想要。

如此的布置当然是不符合常规意识的正确布置,但却是最适合如今的陇右-汉中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