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容禀。”
是的,一直没有说话的马谡马参军终于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再度站了出来。
其实,大汉走到如今两难的地步,马谡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原因很简单,发起凉州战役的是马谡,提出放任凉州世家积聚兵力再一举歼灭的也是马谡。可以说,就是马谡一手将汉军主力带入了凉州。
当然,马谡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从马谡最初的计算中,汉军拿下凉州的时间是足够的。而只要大汉拿下了凉州,自可以跟孙十万强硬地say no。
可问题是,而马谡本应该早就能够想到孙十万会在此时派人来进行试探,也该知道,留给汉军的时间实际并不足够。
毕竟按照历史,孙十万应该在今年五月份进行的称帝,趁着朝贺新年的时间向魏、汉两国进行试探,也是应有之意。
可偏偏,马谡只记得五月这个月份,却忘记了孙十万还要提前准备和试探,一厢情愿地以为汉军还有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拿下凉州。
既然错误已经犯下,马谡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地去弥补而已。
于是,眼看着丞相就要决断,马谡也是赶紧站了出来,淡定而从容的声音随即响起,道:“谡愿请命,往镇永安。”
话音落下,众将的目光几乎是齐刷刷地便看向了马谡。单单是在丞相决断之前,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份担当,便已经足够人钦佩的了。
这诸多的目光中,除了钦佩的眼神之外,更多的却还是惊讶、不可置信、疑惑甚至是否定的。
众将当然明白马谡的“往镇永安”,就是要拒绝东吴称帝的意思。
可问题是,永安不是你想要镇守它就能守得住的。众将虽然也很想干脆地扇东吴一巴掌,可众将也都明白,有些时候,还是要忍辱负重。
好在丞相对于已经成长起来的马谡到底有所不同,尤其在战前马谡就已经提醒过自己东吴不可信任,这也让丞相虽然心中有了打算,却仍然愿意听一听马谡的想法。
“原因?”丞相也是干脆地问道:“汝当知,我军北伐,乃以弱击强,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每一步都必须有所收获,才能有下一步成功的可能,如今凉州之机,不容有失。失之,轻则数年再无良机,重则此生再难北伐。”
“禀丞相。”马谡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答道:“末将知之,不过,末将仍以为,拒绝吴国称帝,势在必行,原因有三:
其一,北伐之功,虽是我将士用命、丞相调度之效,然汉之大义,亦是关键之因,譬如羌人之倒,便与之不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