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清楚,拒绝东吴是最“正确”、最“合理”的选择。
所有人也都明白,拒绝东吴,汉军将面临怎样的危局。
就像越是知识渊博,越是如履薄冰一般,如今的汉军将领们越是清楚、明白,所以也越是不敢出言建议。
无他,责任太过重大了。
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丞相,这件事情能且只能由丞相一锤定音。
只是,如今的丞相心中也是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一个声音在耳畔不断回响着:也不是第一次对东吴妥协了,再妥协一把,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更何况,强如魏国肯定也妥协了,大汉妥协又有什么关系!
另一个声音也在狂喊着:魏国乃背主之国,自然可以不顾正朔之位,可大汉不能啊!
先主并不满万,闻之袁术称帝,尚且断然率军讨伐之,今若放任吴国称帝,何言北伐之语。
况当日乃危急存亡之秋,如此绝境中的妥协于吴国,尚且饱受诟病,如今再作妥协,朝内岂能答应。
帛书之中毫无朝内意见便已是明证——非无有意见,只是蒋琬不愿因朝内意见而影响自己的决断罢了。
可是,若不妥协,三线作战,大汉立时便是亡国之危啊!
赌一把,赌魏延能为大汉守住陇山诸道,守住汉中和陇右。
可永安呢?
难道要赌吴军不敢入侵吗?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丞相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能对吴妥协,如今的大汉,经不起失败,也更不敢赌。
是的,尽管此时的大汉已经相较于历史上的情况要好上了许多,可依旧是三国之中最弱的存在。
而丞相最终得出的结论也与历史上并无二致。
只是,就在丞相要宣布他的决断之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却是悄然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