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调兵遣将援平襄

即便只是进驻豲道,郭淮也未必有把握能在趁胜之下的凉州军的进攻中,保住豲道。尤其是在豲道、榆中,汉军两次在凉州军手下吃亏的情况下,郭淮更不敢轻进了。

相反,只要守住了冀县,凉州军再怎么闹腾,也不过就是一个南安郡的事情,汉军的损失最多也就是南安郡以及姜维所部数千兵马而已,并算不得什么。

因此,出冀县,百害而无一利,守冀县,虽无利益,却也无忧灾害。

该怎么选自然是不言而喻。

至于南安郡,姜维能守住自然是最好,即便不能,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只是,这样浅显的道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懂得。

身在局中的姜维并不清楚其中利害关系,也属正常;

麻烦的是,就在郭淮身边的汉军将领们对郭淮的坚守不出,也是颇有微词。

若非丞相一贯治军严苛,此时不少的汉军将领恐怕已经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前往平襄营救自己的同袍了。

面对身边这些微词、不解甚至是埋怨,郭淮不仅没有愠怒,反而是有些欣喜。

相对于“个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魏军,郭淮显然更喜欢如今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汉军。

不过,丞相似乎也预料到了冀县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姜维的求援信抵达丞相所在的上邽城后,丞相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军出发救援平襄,而是派出信使急递,严令冀县之军要听从郭淮之命,不得擅自轻出。

在丞相的手令之下,冀县的将领们立即便偃旗息鼓,纷纷向郭淮请罪。

仅仅是一封手令,便令百里外的将领们俯首帖耳,丞相在军中的威信,可见一斑。而得到丞相再度肯定的郭淮,也是不由得感叹:丞相所在,大汉之幸也。

当然了,彻底收拢了冀县大军指挥权的郭淮却并没有完全地龟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