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任何的意外,仅仅是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吴懿便已经将战线平推到了雍城之下。
甚至,在丞相的主力大军到来之前,吴懿也试探性地对雍城发起了进攻。
结果当然是无功而返。毕竟在汉军声势浩大的推进中,雍城早已有所准备,吴懿想要效仿马谡之行,根本行不通。
更何况,雍城之中,可是有着足足一万五千多的魏军,面对吴懿的两万人,雍城的守军也是根本不怵。
只是,随着“诸葛”的旗帜与无边无尽的大军终于出现在了雍城的城外,城内的魏军也是终于感受到了压力。
甚至,那面绣着“诸葛”二字的旗帜,会比那无边无际的大军还要更有威慑力。
才被攻了三两日,雍城的魏军守将便再也不敢耽搁,随即一封封急切求援的书信,快速地向着长安发去。
而收到雍城告急的曹真将军,本不该对一座已经有着足足一万五千大军的城池派出援军。
可一想到自己曾经漠视的郝昭的请求,而导致陈仓没两日便被攻破的情况,曹真是真的些犹豫了起来。
不增兵吧,曹真是真的怕这雍城又轻易被破。
一旦雍城被破,接下来就是郿县了。有着褒斜道赵云的策应,曹真并不认为郿县能比雍城坚持更久的时间。
郿县过后,可就是槐里和长安了。
东线的援军遥遥无期之下,曹真决不能让汉军的推进如此顺利而快速。
只是,若是要增加兵力,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增加兵力”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要知道,曹真手上的兵力是有限的,一旦给雍城增加了兵力,那么在其他的地方要减少兵力。
是减少正在与赵云对峙郿县的兵力,还是减少连接着长安与郿县的重镇——槐里,又或者是减少长安城的兵力?
这些显然都不是什么好主意,毕竟这些重镇个顶个要比雍城更加地重要。
不由得,曹真也是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时,一道曙光却是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原本还遥遥无期的东线援军却是在不经意间有了盼头。
司马懿所率荆州所部大军约四万人,已经在魏帝曹睿的命令下,开始向关中进发。
至于支撑魏帝下达如此命令的原因,竟然是东线曹休大军的失败。
是的,如同历史上那般,曹休的大军在石亭地区被陆逊伏击,进而被击溃。
好在,有贾逵的大军及时出现,接应曹休大军顺利撤出了主战场。
而陆逊也如同历史上那般,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轻易地就停下了追击的脚步,匆匆地获取了曹军大量的辎重便班师回朝了。
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惧怕突然出现的贾逵的援军设伏,还是因为受限于孙权给予的兵权,又或是被曹军大量的辎重所迷惑,却是已经不得而知了。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陆逊的确停下了他的脚步,连带着东吴九万大军也都停下了追击的脚步,而大魏吴王孙十万同志对此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态度。
或许没有态度,便已经是态度了。
究竟是何原因伴住了陆逊的脚步,其实也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随着陆逊的停止进攻,魏军败而不伤,虽然损失了万余士卒,又丢失了大批的粮草、军械,但从宏观上看,魏国从东线抽身,机动兵力瞬间暴增,原本死气沉沉的棋局却是硬生生地被吴国给盘活了。
一战而俘斩近万,缴获辎重无数,一血“逍遥津之辱”的吴军和孙十万自然也不亏。
唯一要遭殃的,或许也就是还在雍城前浩浩荡荡进攻着的汉军了——怎么遇到这么个盟友?
更要命的是,随着东线兵力的解放,司马懿大军的西进,有了大军增援的曹真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守住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