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李氏父子,确定了陇西郡政治上的平稳之后,是时候针对军事进行布置了,马谡随即将目光看向了三小只和马岭。
“骑军。”马谡颇为严肃地看向马岭,道:“此战,不动。”
话音落,众人颇为意外地看向了马岭。
显然,众人虽然不清楚这支骑兵队伍到底有多厉害,但马谡对其的看重,那是不言而喻的,那流水一般的肉食,不知道的还以为那军营之中豢养了什么怪物。
而马谡对于这只骑军的偏爱,甚至到了三小只都有些嫉妒的地步。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支强有力的大军,此次北伐,马谡却要将他们留在陇西,这着实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还没有练成吗?
那更应该去战场上历练一番才对啊!
倒是一旁的马岭,心中却是颇为淡定。没办法,身为骑军主将,他太知道自己手握着的是怎样一支强力的战军了。
不说其他,就说那小小的陶罐手雷,谁能知道那看似平平无奇的陶罐之中,装着的却是街亭一战中,战胜名将张郃五万大军的天大的秘密。
这样的武器,不到决战的时候,当然不能轻易亮出来。
当然,马岭也更清楚:那能让人在马上如履平地的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马镫,在大汉没能拿下凉州这个养马地之前,是绝不容暴露在魏国的面前的。
明白了这一点,马岭自然对骑军不做调动的命令没有意外。
马谡当然也没有给其他人解释的意思,只是对马岭再度嘱咐道:“暂时不上战场并不意味着可以松懈,训练依旧要跟上。若有强敌来犯,你们当是狄道城的最强防线。”
“是,末将明白。”马岭立即答应道。
满意地点了点头,马谡随即也是看向了三小只。
最后的最后,马谡当然还是要明确一人作为他离去后的最高军事长官。
虽然马岭如今也是掌握一营之军的校尉,但要他独当一面留守陇西,显然还不够资格,毕竟马岭一直是以自己的家将身份出现,这个身份就注定了马岭目前的上限就在掌一营的校尉。
当然,若是马谡能够水涨船高,马岭的上限也能相应提高。
但显然,现在还不行。
而李郡丞则更不必说,马谡既要用之,又要防之,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权利交给他。
因此,算来算去,也就是三小只中的一人,能担当此任。
当然,关兴和张苞一直作为自己的副将角色,应该是最好的留守人选。留他们任何一人在陇西,马谡也能够更加放心。
但问题是,马谡愿意,可他们的家族以及其身后代表的势力却并不会愿意。
原因很简单,马谡当然知道这次北伐大概率无功而返,但别人不知道啊!
成都的大多数将领,甚至是整个大汉,绝大多数的将领都期待着又一次的大胜,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将关兴或张苞任何一人留下,都势必会认为是阻碍了其立功的进程。
即便另一人最终也无功而返,自己这顿被埋怨也是不可避免的,要是另一人立功而返,自己就更不好做了。
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二人手下都是两千军,丞相给的名额是三千人,减去骑军的一千五百人,只剩下一千五百的名额。若是要留下其中任何一人,还得拆分兵力,这对于一支训练了才半年的军队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不管是出于平衡也好,又或者是出于对军队战力保持的考虑,已经渐渐没落的马家——马青都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马青的职务实际要比马岭还低,但架不住人家在羌人部落的地位崇高啊。
虽然马谡也不清楚这些羌人是怎么认出的马青,但种种迹象都表明,羌人们对马青的身份已经心照不宣。某种程度上,羌人们对马青的尊重甚至还超过了对马谡的敬畏。
而只要有羌人的支持,马青就能在狄道城站住脚,也只有马青,能在羌人和李郡丞的共同帮助下,最大程度地能稳住马谡离开后的陇西局面。
更重要的是,马青到底只是一介女流。
在陇西郡,马谡几乎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关兴、张苞又是马青的兄长,自然不会对马青的存在有什么意见。
可这并不代表汉朝朝堂就默认了马青这个女将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