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重关山,马谡与姜维的信件很快传到了成都丞相府中。
比马谡和姜维的陈书还要更先到的,还有魏延的陈书。
只可惜的是,魏延的陈书意见却是与马谡、姜维的大相径庭。
是的,魏延不仅完全同意丞相北伐的想法,更是有些迫不及待地告知丞相,他已经将下陇的路线全部探查完毕,并安排兵力占领。
只要大军开至陇右,随时可以直下关中。
显然,这半年里,不仅仅是马谡和姜维在做事,身为陇右都督的魏延也没有闲着。大汉的触角甚至在他的指挥下,已经深入了关中。
不得不说,能说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魏延,的确有他独到的地方。
可惜,这样一来,却是苦了马谡了。
若是知道魏延也会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马谡一定会要与魏延详谈一番。凭着当日陇西郡和荆州派的情谊,马谡至少有七成的希望能说服魏延也坚持自己“先凉后雍”的计划。
而一旦前线三大巨头都说不能打了,就是丞相恐怕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几人的建议。
很可惜,马谡猜到了南安郡的姜维会跟他一样上书,却忘记了,还克关中对于魏延这样的老将们的诱惑力。
马谡到底只是个人,而历史的编剧似乎并不愿意让马谡这么轻易地改写他的剧本。
收到三人的上书,倒也都在丞相的意料之中,就连三人的态度也都在丞相的预想之中,毕竟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自然,姜维的理由以及魏延做出的前期准备也都在丞相的意料之内。
唯独马谡对于东吴的评价倒是让丞相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觉。
或许,朝内看不起吴国之人有不少,但能如此透彻地分析吴主孙权的却是少数,而敢于在上书之中明目张胆地大骂东吴鼠辈,更是绝无仅有。
看着马谡的信件,丞相的眼前似乎已经能够看到马谡破口大骂、唾沫横飞的模样了。
不由得,丞相的嘴角也是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怎么能不恨呢?
那群白衣渡江的鼠辈可是断送了复兴大汉的最好的机会啊!
先帝、关将军、荆州、蜀汉的大半菁华还有隆中对里的三分天下,都是被这肮脏的心、卑劣的手给恶意摧毁。
身为大汉的丞相、深受先帝三顾茅庐之恩,亲手布局了天下大势的丞相,怎么能不恨这群东吴的鼠辈呢!
真真是恨不能啖其肉、寝其皮,以消心头之恨。
可他不能。
因为他是丞相,因为他在白帝城答应过先帝,要照顾好阿斗,要看顾好一起打下的江山,更要矢志复兴汉室、克复中原。
为了这个目标,他不得不拖着一份沉重而老迈的身体,带着一颗沉寂的心,甚至是顶着“汉贼”的名声去跟东吴修好。
哪怕那无耻之徒居然接受了魏国的敕封,做了那魏国的吴王。
身为大汉的丞相,为了北伐大业,却依旧只能忍耐。
没办法,以蜀中一州之力,根本没法抗衡偌大的曹魏,丞相需要东吴,哪怕只是稍稍牵制曹魏一些兵马。
这当然是迫不得已,若有蜀汉克复中原的一日,丞相势必要亲提大军,为先帝、为关将军、马良......报仇雪恨。
如今看到马谡对于东吴“鼠辈”的称呼,丞相只觉得浑身舒适——终于有人可以替自己狠狠地骂上一餐了!
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虽然丞相打心眼里喜欢马谡对东吴“鼠辈”的称呼,甚至也十分认可马谡对吴主仲谋的判断。
但对于出兵北伐攻凉还是攻雍(关中)的问题,丞相却依旧不得不“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