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开水渠民众归心,观仪式世家倒戈

马谡的话语,无疑如同一番最后通牒,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世家家主们的心头。

任谁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惹怒了这样一位强势的将军的后果,是否是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能够承受得了的。

而随着李郡丞迤迤然地离开,不少的世家家主们却是坐不住了。

他们或是在昨夜便已经决定屈服,或是刚刚被马谡的最后通牒吓到了,这些家主几乎是紧跟着李郡丞的步伐便离开了大堂。

被迫投效不如主动投效,晚纳贡不如早纳贡,这一点已经在李郡丞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以,这些家主们也是决心直接找李郡丞交出自己的人口和田地。

当然了,能主动交出人口和田地的,李郡丞也是按照马谡的要求,仅仅按照最低要求进行土地和人口的收取。

尤其这第一批自己刚刚宣布完就主动跟随自己而来的世家,李郡丞更是直接将土地的收取压低到了四分之一。

至于之后迫于形势的来主动上交的世家,则统一按照百分之三十(介于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间)的土地进行收取。

这倒是让主动交人交地的世家家主们稍稍心安了下来。

而这样的阶梯式收取,也更促使了不少世家放弃挣扎——毕竟若是挣扎没有意义,那还不如干脆早些妥协,能省一点是一点。

当然,虽然有不少的世家妥协了,但更多的世家却是跟随着辛、彭两家,采取了消极的应对。

因为这波世家也的确够多,倒也有些法不责众的安全感。

而且他们也不是什么也不做地对抗,海量的账本被他们从阁楼之中拉出,暴晒在了太阳之下。

其目的不言而喻:马将军,你看,不是咱们不给您面子,是这清理账目需要时间呐!

对于这些情况,马谡当然是洞若观火,但很可惜,马谡没有任何的评价流出。确切地说,马谡根本不在意这些。

这几日的马谡,一直都在挖渠的第一线。

虽然有着数千的俘虏,但对于挖渠这样的大工程而言,力量还是有些单薄,即便马谡又将一千多的战兵也投入了进去,依旧有些杯水车薪。

好在,很快散落在各地的羌人却是在马青的集结下,前来帮忙。

即便这第一条渠道并不会流过自家的土地,羌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前来帮忙。

这着实是令马谡有些没想到,看来这个马青在羌人之中的影响力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大啊!

这倒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而随着大批的羌人到来,汉人对于开渠位置的质疑也渐渐熄灭,毕竟不出工你还想要开渠,天下哪儿也没有这样的好事情啊!

当即,便有聪明的乡老开始跟张苞接触,试图也为他们开一条渠道,甚至就连世家也找上了张苞的门路。

毕竟一条渠道的贯通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即便是傻子也知道。

无形之中,渠道的开挖又将人心往马谡的身边靠拢了不少。

而随着数万人的苦功,仅仅十天,一条渠道便已经初见了规模,虽然末端还需要各家田主自行扩展和梳理,但主干线却是已经满足了通渠的条件。

这显然也是马谡早有预谋的。

十日的时间,不仅仅是给各个世家考虑的时间,更是给自己修渠的时间。

很多时候,千言万语,远不如触景生情来得有震撼力。

当即,马谡也是将众世家的家主们给集中到了开渠的现场。

随着马谡的一声令下,身边的红旗随即被舞动了起来,呜咽的号角声随即响起。

源头之上,数十名光着膀子的壮汉闻令而动,手臂大小的纤绳随即背在了肩头。

“一二、一二”的口令声中,没入土中的闸门被缓缓抬起,清澈的水花慢慢在门缝中聚集。

终于,随着闸门越抬越高,手臂粗细的涓涓细流逐渐积聚成了小溪,缓缓流淌的小溪又被后来者催促着奔腾了起来,随即卷着花地冲向了远方。

水渠真的通了,白色的浪花迎着金色的阳光,一派白浪飘金的景色直接将一众人等都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