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霍去病锤定了武将最高的荣誉——封狼居胥,文聘对此甚是心向往之,做梦都在想,只是求而不得。
但如今,机会摆在了文聘的面前,虽是不得封狼居胥,可擒杀单于,也是一等一的壮举,一等一的荣耀。
是夜,张任和文聘议定,一面遣使通告刘璋,一面即刻发兵攻打中陶,以求诛杀匈奴单于呼厨泉,去一去太原郡腥膻之气。
来日。
虽是刘璋的回复还没到,但拥有假节权利的张任,道出了先行出发的命令。
张任和文聘各统本部兵马两千五百人,合计五千人北上,向中陶县而行,但见旌旗猎猎,但见击鼓催征。
这边中陶县,从永安城奔逃而回的匈奴单于呼厨泉,当下还在思考人生中,准备抉择出一条人生的方向。
匈奴自内迁以来,依托富庶的内郡,匈奴人口滋生了起来,人口的增多,意味着壮丁的增多,在人口繁盛、兵强马壮的情况下,呼厨泉起了野心。
为了给部族划拉到更多的利益,呼厨泉参与到了汉末群雄争霸的活动中,他依附于天下第一诸侯、面上实力最强的袁绍。
也是袁绍为政宽仁,抚恤夷狄,得到了呼厨泉的欢心和忠诚,所以呼厨泉在关中和河北的战争中,坚定的站位河北。
可如今,呼厨泉对袁绍是否能得到天下产生了疑虑,一来去年袁绍兵发河东,阻于玉璧城数月,二来今次官渡一役,乌巢被焚,袁军次第引军北还。
眼见着袁绍两次大规模作战,都没有像样的成果,且太原郡这等要地,恐怕就要被落入秦王刘璋的手中,让秦王刘璋吃到了渔翁之利。
袁绍,其有天命乎?
“报,关中人马距离我中陶不过十余里。”一名报信的斥候亮着嗓门说道。
“十余里。”呼厨泉嘶然了一声,他必须做出决策,是归降刘璋,还是讲讲道义,做袁绍的忠臣。
不消片刻,呼厨泉有了决定,他决意先和刘璋虚以委蛇,以求保全中陶县,保全整个南匈奴部落,也是保全他自身。
只是做好了归降之策的呼厨泉,不打算就这样投降刘璋,他有意先抵抗一二,给到刘璋一定的苦头吃吃。如此一来,归降时从刘璋那里拿到的好处就多,这是统战价值的体现。
呼厨泉算盘敲的震天响,但他错算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关中人马的战斗力。
只见呼厨泉点兵召将,出城列阵。有意和张任、文聘的人马碰上一碰,让那位秦王刘璋知道匈奴人的战斗力,不敢小觑他们这一伙南匈奴,接着给出丰厚的条件招降他们。
最好是和在袁绍帐下一样,呼厨泉望着赶赴到此的关中人马,心中畅想了起来,首先是独立的自主权,不受郡县官吏的管辖,其次是每年的赏赐不能少,至少不能比他们待在袁绍帐下少,最后是如果他们从军出征,必须递上丰厚至极的礼物才行。
就这样,呼厨泉面含笑意,只要刘璋应下这三点,他就改易旗号,归顺到刘璋的麾下,不再效事于袁绍。
然而,呼厨泉想的很美,现实却是和他畅想之事大相径庭。
就只见赶赴此地的张任和文聘所部人马,既没有遣使招降,也没有打什么招呼,就亲身犯阵,杀向了匈奴的阵列处。
张任一席银铠,挺枪跃马,手中长枪翻飞,有若游龙一般,直突杀入匈奴胡骑当中,当面无一合之地,每一次提枪刺出,就有一名胡骑落马,杀的匈奴胡骑胆寒不已。
文聘将麾下人马分为五部,每部五百人,皆是手持长矛,挺矛便刺,猥集在一起,一往无前的突入匈奴阵中。
一时间,匈奴的人马大崩,好似被洪水冲破的堤坝,汹涌奔腾的水流一泻千里,无所能御。
匈奴单于呼厨泉见此景象,他目色骇然,不敢置信,关中人马的战斗力超乎他的预测。
‘跑。’呼厨泉没有奋战到底的志气,也是匈奴人没有礼义廉耻这些高尚的品德,所故呼厨泉见势不妙,生出了逃窜的心思。
可惜的是,头戴金冠、身着良铠的呼厨泉,他那招风的身影,为张任所锁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