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呼厨泉

使者开口,解开了呼厨泉的疑惑:“禀大单于,说是关中人马不知从何处偷渡,竟是摸到我们的身后,夺下了介休城。”

“啊!”呼厨泉讶异了一声,他的两只眼睛瞪的溜圆,嘴巴也是张的老大。

于城外驻营的他,将麾下胡骑斥候四散,永安城,以及永安城左近的情况,他是一清二楚的,关中人马断不可能在他眼皮子底下偷渡过冠爵津,进犯他们身后的介休城。

容不得呼厨泉多想,去思考出一个合理的原由,但听隆隆的战鼓声从远处传来,关中人马似乎是知晓了永安城的变故,大军倾巢而出,将要攻取永安城。

“告诉诸千户,速速整理行装。”呼厨泉一声令下,现下高干抛弃永安城而去,他自是也要离开,不会在这里帮高干去阻截关中人马,他可没有那般子的义气。

况且高干不告而走,自己偷偷摸摸跑掉,呼厨泉揣测高干八成是把他当做炮灰和肉盾,想用他来拖住关中人马的追击,他可不是笨蛋,自是不会做此等不明智的举动。

“退军、退军。”呼厨泉高声喊道。

匈奴人所立的营寨简陋,没有多少辎重,是以匈奴人不消数刻就收拢完毕,在呼厨泉这位大单于的带领下,急速北上,打算回到太原郡。

或谓在关中人马占据介休的情况下,呼厨泉北返的的道路不通,说不得在路上为关中人马所截杀。

可道路不通就不通,呼厨泉还是打定主意北还太原。

无他,盖因匈奴所部老弱皆在太原,不北上和家人团聚,他麾下的匈奴胡骑就会掀翻他这位大单于。

高干往上党遁走,呼厨泉向北而去。

永安城,为关中人马所下,三万余关中人马进驻了永安城。

翌日。

进驻永安城的关中人马分出了一支队伍,在文聘的都统下作为先锋部队北上,去和作为奇袭部队的张任汇合。

永安距离介休不过数十里路,正常来说这么点路,急行军状态下,一日便可通过,但由于冠爵津道路崎岖,份外难行,再者文聘作为楚人,对此地不太了解,所以文聘花了一日夜,在第二天才抵达介休。

介休城。

“仲业。”张任自介休城内迎出,欢迎起了文聘的到来。

对于张任这位刘璋麾下的老人,文聘不敢托大,他翻身下马致礼道:“公义兄。”

一声致礼后,文聘面带喜色,恭贺了一句:“公义兄此次奇袭太原,夺取介休,断了高干的后路,迫使高干弃永安城而走,当为第一等功也。”

张任面色淡然,并未因文聘的恭贺而面露骄色,他只平静如湖的回道:“任所以功成,盖文和先生画策,明公定夺所致,某不过执行而已,算不得什么大功,遑论一等。”

“公义兄实是过谦了。”文聘打心里佩服了张任一句,张任为人沉稳,不好争功,于品性和道德方面,在刘璋麾下堪为第一。

随即,张任将文聘迎入了介休城,在县寺中为文聘讲解起了当下太原郡的情况。

“匈奴右贤王去卑,前面引兵去往了河内助阵高览,其人并不在太原,而今冠爵津为我军所得,去卑归还太原郡不得,多半会前往上党郡。”

“匈奴单于呼厨泉,自永安城遁逃而走后,直奔平陶,和他的部族汇合在了一起,到如今未有归降之意,没有派来使者,当须除之。”

“除却两部匈奴外,如太原郡的县令、县长,多半有意弃暗投明,有归降的文书递来,愿效事于大王,此辈勿需忧也。”

三言两语下,张任点明了太原郡的局势,指出了所需进剿的对象-——匈奴单于呼厨泉所部,至于其他服顺的人马不在讨定的名单中。

“呼厨泉。”文聘念叨起了匈奴单于的名字。

作为一名阅览过史册的人,兼之又是一名武将,文聘最为崇仰的便是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一等一的名将,在与匈奴的战争中为国建功,功勋垂于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