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说来说去,也未能有个定论。
所以我觉得要想解开这方尖碑上的秘密,还得读懂上面那些白文才行。
这时我说道:“师公,咱们几人之中,也就你接触过白文,你就多下点心思,哪怕是能读懂一两句也行呀,这样咱们至少能有个方向。
否则就只能是在这空荡荡的枉死城里晾着了。”
苏亦夜显得很是为难,因为她要是能轻易读懂白文的话,先前对腐草集的研究也就不会那么浅薄了。
苏亦夜告诉我,白人在南诏时期又被唐人称之为白蛮。
他们虽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这种文字多用于记载祭天的神文,而普通的白人百姓日常使用的还是汉文。
这与南诏建国的渊源有关,因为最早的滇南和千年前中原地区的战国很是相似。
那片不太大的土地上盘踞着六个小的国家,合称为六诏,南诏只是其中之一。
只因为他处于六诏的最南边,所以被称之为南诏,所谓“诏”其实就是“王”的意思。
后来南诏得到大唐王朝的帮助,逐一击败了其余五诏,最终统一了滇南地区,并在洱海一带建都。
如此,南诏受到中原汉唐文化的渗透,所以也通用汉文。
只是在他们特殊的信仰上,也就是祭天,才使用自己的白文。
也正是因为如此,白文几乎成了南诏王公贵族以及巫师法师的专利,百姓能读懂白文的则少之又少。
后来南诏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反复横跳,终于是玩火自焚。
南诏灭亡,那些懂得白问的王公贵族或是巫师都不复存在了,所以即便有一部分白文流传到了当代,也少有人能看得懂。
便是当年撰写腐草集不老族先辈,也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将之记述下来。
苏亦夜对我们说,想读懂方尖碑上一两句神文是不可能了,她最多也只能是看懂几个词汇而已。
张大舌头一听在旁边咋咋呼呼地说道:“那依我看还是别浪费时间了,既然读不懂,文的不行来武的,把这破石头砸了得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