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落樱奈良

问道于情 Lee思洛 2084 字 1个月前

其中有数块色作墨绿的小石子,我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变音石”,如今已拣了一块让水寒含于舌下,此石最大的特点是能改变人说话的语调。这样一来,便是多年老友,也很难将易水寒辨认出来。

此时已是五月初,正是日本的樱花遍地开放的时节。

相传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意为樱花)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经九州、关西、关东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达北海道。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

为了纪念这位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听温子曦说,赏樱是日本的传统习俗,东瀛语称为“花见”,赏樱的习俗源于日本的奈良时代开始的花祭、花会、花宴和花舞等,赏樱被作为京都宫廷贵族的一种高雅娱乐而得以广泛流行。

其实樱花最绚烂的花季应是四月间,我们到得稍晚了一些,看到有很多枝头的花瓣已如雪花般飘飘而逝。美而易逝易碎也许是最轻易让人痛惜的事了。

樱花绽放时虽然绚烂至极,但她从含苞绽放到凋谢不过一周时间,且边开边落,碾落成泥。故有“樱花七日”之说,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因此日本有人把樱花喻为“吹雪”,“吹雪”二字可谓道尽了樱花的全部。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温子曦沉醉在一片花海,慨然自语道:“东瀛人认为生命短暂,活着就应该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这种壮烈的性格被尊为日本精神。”

“生如樱花般绚烂。”我喃喃重复道,反复回味着个中的滋味,“看来这大和民族实乃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典范。”

“哼!”易水寒含怒打断我的话,不屑的道:“什么大和民族,什么日本精神,还不都是效仿我朝,东施效颦又有甚么稀奇。”

子曦摇了摇头,郑重道:“大哥莫要小看这个国家,虽然地小人稠,却相当有民族凝聚力,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他叹了口气,又道:“我华夏虽为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但大也有大的难处,犹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所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使他们趁虚而入啊。”

“子曦之言确是不错。”我随声附和道:“只观他们之前的诸般行径,便知这小小的岛国当真是野心不小。”

“砰!”水寒一拳击在一棵樱花树上,发出闷闷的声响,“他们这是以卵击石,自取其辱。”

我与子曦相视而笑,子曦莞尔劝道:“大哥不必心焦,我们既然来到了此地,定不会无功而返,如今适逢其会,赶上这樱花时节,还是先好好欣赏欣赏异国的景致吧。”

“嘿!大哥是个老粗,实在是领略不了这种小儿女的情调,比之我们那里的山河广阔,终究是显得小家子气了。”易水寒不赞同的笑道。

温子曦笑笑,并不争辩,对我言道:“我念首这里咏樱花的短歌听听可好?”

我含笑点头,只听他吟道:“世上若无樱。心情宽畅多安宁。不盼花期讯。何地何时睹倩影?花落更伤神!”

我蹙蹙眉头,愕然道:“他们这里的平仄韵律真是奇怪,不过细细思量,倒也未脱我国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