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背“好锅”

庆帝点了点头:“如此说来,这户农家确实有几分奇异本事。

不过,邱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是要慎重一些,众卿觉得该派谁去合适?”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司农寺卿楼庚出列道:“臣愿意前去核实。”

庆帝一见他便乐了:“哟,这个还真得你来最合适,你们司农寺专管农桑,说起来也是你的份内之事。

这样,楼卿,你即刻挑选几名靠谱的农官随行,朕再给你派二十名羽林卫随行,到了青州速速查明此事。

若此事属实,务必配合好秦小子和这户农家以清河县主中心,明年大力推广红薯,不得有误。

正好也让农官们学学怎么样种红薯。”

“臣,楼庚领旨!”

这事暂时有了个结果,庆帝让人把那篓子红薯让人拿去御善房蒸了,蒸好后再送来勤政殿,他也想尝尝这红薯是个什么味儿。

看是不是真如信上所说,那般软糯绵甜,饱腹感强。

红薯一事后,朝议继续。

临散朝前,内监将蒸好的红薯送来。

但见那托盘上,一个个或长条或椭圆的红色果实,热腾腾的散发着一股好闻的香味。

内监率先拿起一个,外面是溥溥的一层红色的皮,剥开后里头是黄澄澄的果肉,香味诱人。

内监吃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同庆帝点了下头。

庆帝便亲自上手拿了一只中等大小的吃了,果然如秦朗信上所说,口感软、糯、绵甜,便是无齿的老人和孩子都可以。

他只吃了一个就已经半饱了,果然饱腹感极强。

于是,庆帝对红薯更有信心了。

至于信上所说,食多容易放屁的事,他压根没当回事。

在吃饱肚子面前,放屁这样的小事,几可忽略不计。

东西不多,许多大臣们都是两人分一个甚至三人分一个,尝过之后,都说此物大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