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方面看,自由则是阳光下玩弄权利的游戏规则。
听说,哈佛商学院的《管理与企业未来》提到出“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的看法,并有描述称:“知识经济时代,财富不过是在自由价值观普及的社会里,无数个人活动的副产品。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保障的社会,民众的智慧空前活跃,创新的东西也会不断被提出,财富作为副产品也会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管理则没有这样的功能,管理可以聚拢现有的智慧和力量,会创造一时的强盛,但会使智慧之源枯竭,为强盛的土崩瓦解埋下伏笔,而且无一例外地都导向死亡。”
先说未必会有的好处、再说可能会有的坏处,这是西方权威最惯用的手法。其实,只瞩目科技与财富的繁花、忽略科技与财富赖以生存的自由土壤、甚至鄙视仇视自由,这是部分西方国家以及很多东南北国家屡败屡犯的通病。
曾有追求全面、追求完美的专家指出: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
看似全面的定义,其实际意义还不如老人家的一句半句谚语。
客观而言,自由是人类在获得基本生存保障的前提下,渴求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生命质量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
由于存在自然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局限性,这种取向有时是盲目的,甚至是非理性的。自由还是一个非常具有时限性和相对性的概念,因此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对自由的看法有所不同。所谓自由,不应该想要寻求谁的施舍,即使被束缚,只要心不被压制,对于自己而言随时都可称之为自由。
如果我能活到9981岁,如果到时候还有人问我什么是自由,我可能会因为耳背或者老年痴呆症而反复追问:
“自什么啊?什么由啊?你说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