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有些话,听过就算了吧。
肢体语言当中,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
面部表情主要决定于脸部的6个重要部位:嘴角上扬或下垂,嘴型张开或紧闭,眉毛上扬或下垂,眼角上扬或下垮,眼睛睁大或微眯,额头纹路。
人们之所以能区别情绪,大多是因为人们知道某些脸部区域对辨认某些情绪特别重要。以悲伤与恐惧为例,眉毛和额头就特别重要,厌恶与喜悦的情绪则以嘴巴的表情最有意义。当然了,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看到有些人不管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一副无表情的面孔。
其实,没表情不等于没感情。与之相反,内心活动不呈现在脸部的筋肉上,反而很容易显得整个表情很不自然,越是没有表情的时候,眼睛里暗藏的神色可能越为明显。
比如有些同事不满意领导的言行,敢怒不敢言,只好故意装出一副无表情的样子,显得毫不在乎。其内心的不满很强烈,强烈得,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其脸色不对劲。
碰到这种情况,应该避免直接指责或者戳破,可以说一些类似“如果有不满不妨说出来听听”这样的话来进行安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时候不宜说话过多,避免正面交锋,应该另择时间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身体姿势主要包括可以看得到的身体姿势,包括头的摆放、手的摆放、脚的摆放,无不昭示着其真实想法。
比如,有些领导在说话的时候不看人,这是轻视、认为别人无用的表现;
比如,有些领导和同事都喜欢用鼻孔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喜欢支配人、高傲自负;
比如,有些领导久久地盯住某些同事看,则是在等待着发现更多的讯息,以填补领导对同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