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陈氏家族闹分裂

就怕有人会为了报销这一半钱,胡乱弄来证据。

古代条件有限,这种情况在现代都很难避免,别说现在。

所以思索后,姜梨花多加一条,证据必须大夫和医馆盖印,提交后也会派人亲自去验证查问。

能做的就这样,其他只能走步看步。

村长得知她这份规章后,也拿去借鉴一部分。

姜梨花已经许诺这批给他多五个蘑菇屋的名额。

一个他自家做,四个加入村菌菇产业。

蘑菇房多了,不可能只他们一家忙活,也得招人进来做工。

他正愁该怎么弄,姜梨花这份出来刚刚好。

就是他觉得一个月一两半有点多,改成一两。

至于上六休一也是没有,一天四个时辰也改成五个时辰。

加班费就更不用说。

他觉得姜梨花实在不会做生意。

不是说她不懂,而是太大手大脚了,这么个花法不得亏死。

上工哪见过还固定给休假,且还是白给工钱。

一天别说做四个时辰,就是从太阳起来到月亮当空,多的是人抢着做,哪什么加班补钱的说法。

不过他觉得全勤制度不错,上满一个月,不迟到早退,额外奖励100文,多少能约束一下。

还有那个年终奖金也可以借鉴,到时候能提高村人的积极性。

反正姜梨花虽然给得多,挑人也同样严格,他不用怕人都往她那边去。

忙碌中,第三批菌菇终于又开始收成外销。

菌丝坊的第一批菌丝也出炉。

总共十间房,都建成两层小复式。

留两间出来做种菇栽种,剩下的全部用来培育菌丝。

下层依然十个架子规格,上层考虑承重和安全问题,保险起见还是只五个架子低铺。

这样下来,平均一间复式能产出四十斤菌丝,8间就是320斤。

足够供应32个菌菇房,也就是32个名额。

除提前预定给村长的5个名额,还剩下25个名额。

她自留两个名额的菌丝当应急。

得到消息的村人都沸腾了,纷纷冲向村长家。

这段时间他们没少眼红羡慕有蘑菇房的人家。

可惜僧多粥少,他们再羡慕也没法子。

得知姜梨花会扩大菌丝培育,后续肯定能再多出名额来,不少人甚至都提前凑好钱。

便等着这一天。

已经经过两次名额竞选经历,对于急匆匆上门的村人,村长稳如泰山,捧着签桶轻晃。

这次名额多,他也没之前那般严格。

不过同样能达到首次拿出十几两银子的依然不多。

所以这次中签率非常高,只有几个倒霉的没抽中,只能遗憾哀叹。

好在姜梨花那边半月后能再出30个名额。

所以也没多郁闷。

抽中的则欢天喜地的拿上村长开的凭条,先去把蘑菇房建起来,再找姜梨花买菌丝。

都说人的悲喜并不能相通。

有的人正开始红红火火的事业,有的人却为钱争吵不休,甚至闹到分崩离析。

陈氏族人因为陈文星要的那两百两银子闹了大半月还没消停。

姜梨花之后没怎么关注这事,她也实在太忙,都没时间去听八卦聊八卦。

等事情闹大才知道。

为了凑那两百两银子,陈族长不止自己要卖房卖地,还要逼着其他族人每户至少拿出二两银子。

别说他家小辈闹起来,其他族人也不愿意。

二两银子都够一家子勒紧裤腰带吃上半年。

更别说冬天将临,他们都要留着银子下月去集市买物资过冬。

这钱一给出可就打水漂了。

就算陈文星真能考中秀才,这免的税都不够给出的。

本就一团乱,偏陈婆子还添乱,天天立着官家太夫人的架子上各家打秋风不说,还各种胡搅蛮缠要钱。

最后闹得心火起,不少人也学陈二爷,喊着要分宗。

陈族长家里也闹得凶。

毕竟还没分家,老族长要卖自家田地,那就是卖他们的田地,小辈哪能愿意。

一开始摄于对方地位还只敢劝,后面劝不动,脾气爆的也气得直喊,如果要卖田地就分家。

陈二爷趁机联合那些不想再搅和的人,联名逼迫陈族长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