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肥都要追上,才能保证田地有足够营养提供给黄豆,让长出的豆荚和豆子更加茁壮。
追肥的事直接被惠王一行包揽过去了。
这段时间,从田地脱离出来的一行人,又开始沉迷她的自制肥料和驱虫药水等。
惠王甚至还自己动手沤肥。
正好最近菌丝坊的工程收尾了,她要忙着培植菌丝种蘑菇,田里的事就干脆交给他们。
一直到凤家来人,给惠王带来一个消息。
姜梨花虽不知道什么消息,但从惠王得知后连夜启程离开,便猜想是否与皇帝的身体有关。
毕竟凤家目前的家主是太医院院长使,皇帝身体一般会由他负责。
她不免也担心起来,只希望惠王带回去的药膏能起到一些作用。
这段时间她按照周太医的药方,又做了几款功效不同的中药膏。
药膏里她特意加了浓缩的泉水,药性肯定比她以前的要强。
周太医倒是挺满意,但也得给病人试过才知结果。
惠王和周太医离开了,敖通判和凤家来人却依然留下。
凤家此次来的是凤家嫡系大房的一对兄妹。
男的叫凤白术,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女的叫凤白芷,十五岁左右,很娇俏活泼的一个小女孩。
两人跟惠王一行刻意低调不同。
一身华服过来,男俊女俏,顿时引起不少村人围观讨论。
两人一看就非富即贵,还带一串车队,服饰统一,看着不知是镖师还是仆从。
无论怎么看都身份不俗。
他们有些好奇,姜梨花到底哪认识这么多贵人。
听说这些人也是为姜梨花的药膏来,不由对药膏更加好奇。
凤家兄妹虽出身名门贵族,却并没有什么少爷小姐的架子。
哪怕在这种村里,面对村人指指点点,也没露出一分不悦和嫌弃。
言行举止都是彬彬有礼,可以看出家教非常好。
姜梨花原本还担心凤家家大业大会拿乔,相处下来后倒是松口气。
凤家是接到惠王的去信后快马轻车赶过来。
自然先直入主题。
姜梨花先给他们一一尝过药膏。
两人都出身医师世家,即便不从医的自小也耳濡目染,何况两人自小学医,还小有所成。
都不需要等效果出来,只需尝过就知道这些膏药用料虽简单,但品质上佳。
这段日子褚家的养生膏席卷京城。
惠王走得匆忙,只知橘膏。
他们来时,连那五款没正式售卖的中药膏都听说。
据说其中一种可治男子不育和精力不足。
先前听说时并不信,只是没发查证。
没想到那些中药膏也出自姜梨花之手。
凤白术尝了几次回春膏,从自己身体变化就大概能判断这种膏功效多好多强。
顿时对之前的传言信了几分,也更惊于姜梨花的制膏能力。
这种膏已经不逊色凤家的地级丹药,不免感到惊喜。
原本他们过来,一是出于惠王的面子,二来是好奇褚家那些药膏。
结果竟得到这么大的惊喜。
凤白芷则完全被乌发膏和玉肌膏俘获。
尤其在看到姜梨花那滑嫩,甚至还好过她的肌肤时,抱着那罐玉肌膏就不愿放手。
还因此被凤白术训了几句。
姜梨花直接给她舀了一大罐,至少十斤。
玉肌膏金花婶和小红也很喜欢,小红娘和小红大嫂也当宝贝似的。
所以她私下里多做许多。
她不止给凤白芷兄妹两,她都各赠了一批药膏,每种10斤。
凤白术也礼尚往来。
双方经过一番磋商,终于确定契书。
凤家可以不签独家,不过合作的药膏必须独家,每三年一签。
凤家着重的是中药膏,并表示合作期间可以提供一些丹方尝试做中药膏合作款。
给的价格也很可观。
像回春膏,给出的是一斤100两的价格,比她当初给永安堂定的价要高出好几倍。
在她觉得价格高时,凤白芷却道:“梨花姐,你别太低估你的药膏,像这个玉肌膏,你信不信在京城,一两卖到一百两都多的是趋之若鹜的人,这样的定价还是我们占便宜了,辛亏你没跟永安堂合作下去,他们太黑了,你可知道现在这种橘膏在京城卖到一两只少20两银子的价格,您一斤100文,完全是白送,在我看来连工钱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