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春荒,粮食极度匮乏,群众自己也面临着严重缺粮的困境。但即便如此,对于隐藏下来的同志,全部都由群众主动承包送饭的任务,没有一丝怨言。在敌军重重围困云屏山的那些艰难日子里,人民群众舍生忘死、貌似救援新四军第 7 师的干部战士的动人事迹数不胜数,如繁星般璀璨,让人铭记于心。
董家山区的民兵董兆松、董兆福、董兆城三人,在听闻曾思圣、曾山等负责同志被围困在雪人洞内这一紧急情况后,心急如焚。他们于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沿着陡峭险峻的悬崖石壁,小心翼翼地避开敌人设置的重重包围圈,成功进入后洞。凭借着他们的勇敢和机智,最终帮助曾思圣、曾山等负责同志脱离了险境。
新四军 7 师政治部的杨刚同志在突围时,不幸同部队失去了联系。敌人疯狂搜山之际,他急中生智,利用群众给予的一床棉被将自己的身体紧紧裹住,躺在一条深水沟里,屏气凝神,成功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天黑之后,他摸索着来到山坳处一处独家居住的群众家。屋里的大爷大娘在得知他是走散的新四军时,毫不犹豫地立刻将他拉进家中。见他浑身湿透,大爷马上找来干净的衣服让他换上,大娘则迅速烧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叫他喝下,为他驱寒。等衣服烤干后,大爷大娘又连夜让自己的儿子护送他去找部队。
正是由于人民群众全力以赴的掩护,日军自十八日起,多次进行搜山,却均一无所获。
据《居巢文史》《巢湖今昔》的相关记载,在敌人对云屏山进行丧心病狂的围剿之时,战斗在合含沿江一带的新四军主力果断奉命,以雷霆之势猛袭敌后方的据点。皖南支队与第 19 号、第 20 号部队,接连攻克了三官殿、汤家沟这两个重要据点。和韩支队则对巢县、东关、林头等地发起了猛烈的袭击,并且大胆破坏了淮南铁路,成功截断了进犯之敌的运输线路。
与此同时,沿江支队从湘岸、泉塘等地展开袭击。而敌占区的游击武装也在同一时间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广泛开展麻雀战,灵活出击,扰敌后方。这一系列行动都强有力地配合了中心区的反扫荡斗争,形成了协同作战、共同御敌的强大合力。
经过整整两周惊心动魄的激战,在广大军民齐心协力、里应外合的英勇抗击下,敌人损兵折将达 500 余人。他们士气低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最终被迫开始分批撤退。直至 3 月 30 日,日寇精心策划的这场大扫荡被彻底粉碎,我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敌人遭到惨重的失败后,心有不甘,并未就此善罢甘休。4 月 30 日,日寇再次兴风作浪,又抽调了来自芜湖、铜陵、繁昌等据点的兵力约 2000 人,同时在伪军刘子清部千余人的配合下,气势汹汹地又一次对巢无中心区展开扫荡。
然而,此次新四军巧妙地化整为零,在新民、怀宁等区警卫队的紧密配合下,神出鬼没,到处袭击敌人。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根本无法在中心区停留,只能纷纷撤退。至 5 月 6 日,敌人的再次扫荡又以失败告终,被彻底粉碎。
巢无山区这两次反扫荡斗争,意义非凡。不仅成功保存了新四军的主力,而且彻底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新四军第 7 师的险恶阴谋。在战斗中,军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战斗力得到大大提高,抗战必胜的信念也大大增强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