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虑长远。”一位战略分析师开口,“我们不能简单地清除现象,而是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机制,以应对规则怪谈引发的任何情况。”
“是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及时响应的系统。”另一个公共安全专家附和,“此外,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通过媒体合理地引导公众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那么周默先生,你有何建议?毕竟这些异变你比我们熟悉。”上级目光落在周默身上,期待着他的见解。
周默沉吟,并没有立刻回答。“诸位,”他轻声说道,“规则怪谈的变化多端,不宜单方面预设固定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灵活应对,适时而动。这包括密切监视异常现象,掌握变化规律,同时也要对公众进行适度的教育,让大家理解某些现象可能只是暂时的。”
会议室内的气氛仿佛在周默的话语中变得更加稠密。
“同时,”周默继续说,“我们必须重视每一次怪谈事件后留下的线索,无论是实物还是现象。这些都是我们解读规则怪谈意图的关键。”
上级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那么我们需要行动小组,随时准备介入局势,收集信息。”
“而且,”一名文化学者提出,“我们应关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比如周默先生家族的传说就含有许多预知性的信息,值得我们深究。”
“生存者的条件是什么?”突然,一个充满好奇的声音在众人的耳边响起。
周默深知这一点,他踌躇了一下,然后缓缓道:“成为生存者,首先是要有能力识别和面对规则怪谈。这涉及到对异常现象的认知能力,智慧和心理素质的考验。其次,成功破解至少一个规则怪谈并获取规则碎片,这是一个明确的标志。”
随后他又补充说:“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物理和心理素质来承受规则碎片带来的影响。我能够成为特工,也因为我有过人的体质和适应能力。这也是我能够吸收规则碎片而不至于被其摧毁的原因。”
上级仔细听着周默的说明,然后点头表示理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只有那些特别的人,比如优秀的特工,或是在某方面极为杰出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生存者?”
“确切的标准还暂时难以定论,”另一位参与者提出,“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分析生存者的共通点。但周默先生的经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那我们是否应当开始筛选潜在的生存者,为他们提供训练和准备?”一位携带着公文包的官员问道。
“这是必须的。”上级断然说,“但我们也必须谨慎,杜绝强行制造生存者的倾向。生存者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在我们对规则怪谈的认知不够深入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地介入这个过程。”
“毕竟,”一个低沉的声音补充说,“规则怪谈是一个我们才刚刚开始接触的领域。它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也许还有我们未知的风险。”
周默确实相信,生存者并不只有他一个,他们或许就潜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只是还未被发现。在胸腔深处,周默有关梦瑶的记忆不断翻涌。他清楚她的特殊性能够给他的任务带来帮助,但同时,一旦曝光,她可能就会成为其他生存者一样,面临被研究和其他不确定风险的命运。
深知这一点,周默在讨论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们应当为已知和潜在的生存者制定一套保护措施。这不仅能保障他们的安全,也保证他们能继续为我们揭开规则怪谈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