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意留在大明朝国内,机遇较少,竞争较大,还不如跟随诸位皇子去海外各大洲搏一搏。
说不定给其他一众藩王皇子干活,福利待遇比给朱元璋干活要好呢!
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会说正四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如果对随一众藩王皇子去其他海外大洲封邦建国感兴趣,也可以给他上奏疏说一下。
事关他们自身,那他们就更要好好思量一二了。
说完朱棣等一众藩王皇子海外封邦建国的官员安排之后,朱元璋的目光落在礼部尚书宋濂身上。
“有关于一众藩王皇子去海外其他大洲封邦建国之事,宋卿过后询问一下秦王、晋王、燕王他们对于愿意跟随他们去海外封邦建国的百姓们给出的福利待遇,而后将相关的福利待遇与详情,登记在‘大明朝日报’上面,通传天下。”
“凡是愿意跟随一众藩王皇子去海外其他大洲封邦建国的百姓们,都可以在各地方县登记报名。”
宋濂立即躬身回答,“是,陛下。
‘大明朝日报’是文圣秦羲之提出来开办,经过朱元璋同意,再由礼部官员负责的一份朝廷官方报纸。
当然,这个时候的报纸又叫邸报。
华夏报纸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官报。
唐代的官报,是由各地派驻长安负责呈进奏章和通报消息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分别向各个地方抄发的,在当时又通称为进奏院状报、进奏院状、邸吏状或报状。
到了宋代,官报发布制度日益完备,邸报的名称开始出现。
《宋史》、《宋会要辑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籍中,都引有宋人对邸报发行情况的论述。
比如苏东坡的“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曾以“邸报”一词入诗。
邸报又称邸抄、朝报、报状或除目,由诸路州郡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传发。
当时常驻首都的进奏官约一百二十人到一百五十人之间,受上都进奏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