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广宁议事之针尖对麦芒!

只见祖大寿先是往上面三位大员拱了拱手,又往左右看了看,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才声若铜钟的道:“感谢小高将军精彩的讲解,让在场诸位大人和本将都能对此战有了相当的了解,只是小高将军毕竟着眼点不够高,既然你说完了,本将不才,说两句哈……”

也就是祖大寿虽然发言还算客气,其实却暗藏机锋,开始拆台了,而他具体是怎么说的呢?

只听祖大寿道:“正所谓兵家无小事,这个战前分析虽然做的不错,如果真能做成的话也确实对我军大有好处,可问题是单单以此出兵,是不是有点冒险了?有轻举妄动之嫌?”

“毕竟小高将军说得清楚,光是一个金州卫就有六千奴兵!还都是精锐,更不用说金复海盖唇齿相依,金州卫动荡,其他三卫不可能坐视不理,所以如此敌情,这是我军能吃得下的吗?”

“毕竟现在整体而言,敌军势大,我军势弱,那都是明摆着的事情——不然我广宁明军也不会被奴兵直接进逼到眼皮子底下了——

奴兵都陈兵在几十里外的辽河,只要一天时间就能威逼我广宁镇城!导致各堡明军都不能轻动啊!”

“所以就像小高将军介绍的那样,以目前的情况,我军防守还来不及,还哪来的实力出战!还是要对战整整六千精锐奴兵!这万一真的打起来,我军能确保胜利 吗?”

祖大寿虽然被授意发言,想了想还是没敢直接顶撞熊廷弼,不过他这样的发言,已经等于在顶撞了——毕竟高耀晋的意思就是熊廷弼的意思,这是在场人等都知道的,所以否定高耀晋就等于否定熊廷弼。

只是,祖大寿却必须这么做——没错,他现在已经是王化贞的人,而既然上了王化贞的贼船,站了队,他就要执行王化贞的命令——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在高耀晋阐述了整份作战计划后,虽然以祖大寿的内心估算而言,感觉小小打一场还是可以的。

可既然主子有令,他自然就要跳出来了——这个头炮就由他来开!

“你个老匹…�6�8…呃,�6�8祖将军的看法是否太过悲观了?”

熊廷弼当场气炸了,实际上从祖大寿这个叛将进入大堂开始,熊廷弼就已经不待见他了,眼光根本不看他,当没他这个人。

可是现在听见祖大寿这个叛徒居然不知道收敛,反而还敢带头唱反调,当场否定高耀晋的计划,实际上等于否定他这个辽东经略的计划!还是当着这么多大将的面进行否定!这叫他的脸面往哪搁!

熊廷弼就是心中怒火升腾,脸色发黑,差一点一句老匹夫国骂就脱口而出。

也就是他知道这次场合非同小可,并且事先有高耀晋的提醒,这才勉强把怒火压了下去,不过心里更对祖大寿恨上了——心道不管此事如何,事后我必收拾你!

可问题是祖大寿已经上了王化贞的贼船,下也下不来了(如果他两头跳,做三姓家奴,谁都不会收留他)

所以哪怕他明知这个场面凶险,可他也必须得硬着头皮坚持到底。

祖大寿心虚的不敢看熊廷弼,却继续申辩道:“回督臣,这不是末将悲观,而是事实如此!”“怎么说末将也是十三岁从军,到现在已经厮杀整整二十八载!期间更是和奴兵历经无数搏杀!一身创伤无数!所以这是末将的多年经验,而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夸夸其谈!”

“嗯,祖将军老成谋国!”

看见祖大寿不仅开了头炮,还能顶住熊廷弼的压力抗辩,坐在熊廷弼下首的王化贞就忍不住捻须而笑啊,并及时送上了一句助攻——而这就是他拉拢祖大寿的意义所在!

毕竟祖大寿乃至他身后的祖家,作为迁来辽东二百年的宁远望族,军门世家,影响力非同小可!特别是在军中的影响力更是数一数二的!

例如祖大寿的祖父,是万历年间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官祖仁;镇守辽东三十年!同僚遍地!

祖大寿的老爹,则是之后子承父业的辽东副总兵祖承训;还是当年宁远伯李成梁的得力副手!同样在军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再到现在的祖大寿呢?年纪不大已经爬上了参将的高位,并且有勇有谋,前途同样不可限量!所以说这样作为明军代表人物的祖大寿,推他出来和熊臭嘴打擂台,非常合适。

而这时王化贞这一派系的十几员大将,看见祖大寿开了头炮,又有王化贞明确出言支持,立即就有好几员将领无脑接上…�6�8…�6�8

开始纷纷发言:“祖将军说的没错,如今我辽镇整体处于守势,依靠坚固的广宁镇城防守还来不及,可一旦离开坚固的城堡,前往敌占区轻言开战,这不是自己赶着找死吗?”

“没错没错,就算现在的军粮供应确实是个问题!可也不能因小失大啊!这要是为了夺粮而贸然出兵,轻言浪战,一旦战败,谁来负这个责任?”

“甚至说得不好听些,一旦战败,导致本就脆弱的敌我平衡被打破,乃至连广宁镇城这个辽东最后的铁三角不保!把辽东最后这点我军精华给葬送了,到时候你我战死沙场还是小事,可谁来负这个责任!谁来当这个千古罪人!”

随着王化贞派系的将领纷纷发言,场面顿时有些难堪!并且客观的说,他们说的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

而看见局势如此发展,在场绝大多数将领都没轻易表态,哪怕不是出于站队,但就这场战事而言,也有实际的考量。

没错,祖大寿之流虽然因为个人私欲发言,可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出兵把握并不大!

先不说如今辽东整体形势是敌强我弱!而经过三年来的交手,我军屡战屡败,如今更是只剩下广宁最后一个据点,困守一隅。甚至要是连广宁都丢了,奴兵就能直接叩门山海关,威逼圣京了。所以不可不察。

而反观奴兵方面呢?兵强马壮!不说叛乱以来已经占据了辽东全境的九成之多!甚至距离全面占领也只差一线了!

因为这种全面占领已经开启了倒计时!老奴早已经在沿辽河一带布置了整整二万奴兵!

在距离广宁仅仅五十里的地方就有二万奴兵,这是什么概念?只要他们愿意,一天就能打到广宁城!

也就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奴兵不善水战,二百里辽河还是比较宽的,所以只能等待冬季。

而一旦等到时机成熟,再过二三个月天气严寒整个辽河冻得硬邦邦的,人和马,车架能过河,这最后一道天险消失后,到那时估计就是最后的大决战了!最后的时刻都不远了!

所以说这种时候自保还来不及,还有余力出兵吗?

所以随着一派发言,一派沉默,此时的场上形势对于熊廷弼这一派系极其不利!

甚至这会高坐主座之上的熊廷弼,虽然死死忍着不开口,避免说出脏话,可是脸上早已经铁青一片!

甚至站在他身边的高耀晋,都能听见他的呼哧呼哧运气声了!眼看就要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了!

可一旦熊大嘴开腔,他这张臭嘴忍不住,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估计会议就无法挽回,会向着王化贞希望的方向滑去了!

好在现场称得上良将的还是有那么一二个的,这不就有人及时发言了——而此人就是一代名将赵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