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这种场合下,他作为主持者只是定了一个基调——进行主导就好,接下来就不能多说了,否则容易言多必失,被旁边虎视眈眈的王某人抓住把柄那就不妙了。
并且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为什么要把高耀晋提溜在身边?就是因为作为这次战役的发起者,由他来讲解就非常合适。
当然高耀晋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依然和沈阳那次大差不差,别看在场这些大将戎马一生,个个身具勇力,可称得上文武双全的就寥寥几人而已——赵率教,罗一贯…�6�8…
至于张盘,因为品级不够都没能前来的,否则也能算一个。�6�8
甚至高耀晋估计现场能认全五百字,不用幕僚代劳,能自己写奏折的都不多,所以他的讲解就不发书面材料了,而以现场讲解为主。
当然作为必须的辅助工具还是需要的,于是高耀晋接下来,就挂上了一副早已准备好的辽南四卫军事地图,高挂在大墙之上。
而这副地图就了不得——不仅比常用的明军地图放大了整整十倍!并且还是极具还原度……不是那种印象派的常见地图。
这幅辽南四卫地图是他让李黑手亲自侦查后所绘制出来的,甚至还原度高到什么程度呢?连一个十几个人的小村子地图上都能清晰反映出来,所以有了这样一副绝对的高清地图,堪称战争利器。
而这些大将可都是识货的,见了之后一个个眼睛瞬间就亮了……甚至都有泪流满面的,天可怜见,打了一辈子仗,终于不再用雾里看花了呀!靠着分析和可能打仗了。
(要知道在这种时代,有一副好的军事地图有多重要呢…�6�8…
�6�8之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某次重要战役中,本来明军约定好三路明军一同到达战场,围攻女真人,可结果是其中两路按时到达,另外一路却迟迟不来,以至于功败垂成。
事后去询问这这一路明军,回答却是作为来援客军,又只有一副如同看天书一般的地图,所以结果是完全找不到目的地,走过头了,所以如此结果…�6�8…�6�8)
所以现在这种关键时刻,能有这样一幅高清地图,绝对是取得胜利的第一砝码啊!而正在这些大将一个个聚精会神地打量这幅地图,特别是上面的各处敌军分布时,高耀晋已经手持教鞭,走上前去做起了介绍——
当然他的重点介绍目标就是金州卫——换句话说这次的作战目标就是剑指金州卫!要拿下整个金州卫,收割这一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秋粮!
当然能够顺便收割一波金州卫境内的奴兵,割粮的同时,顺便把他们的脑袋也割了,那就更好了!
而听见高耀晋开门见山挑明了作战意图,现场这些大将的反应却各不相同——就好像老将罗一贯这样的,就是眼睛一亮,频频点头……感觉这样打上一场非常好,非常及时。
虽然老将军作为职业军人,职责就是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让他上阵杀敌他绝不皱一下眉头…�6�8…�6�8可最近也是苦于军中缺粮啊……饭都吃不饱还怎么打仗呢?
甚至如今的军粮都紧张到了什么程度呢?你说连以往给鸡鸭吃的麸皮麦壳等下脚料,如今都能掺在军粮里发下来了,甚至不吃还不行,不吃的话往后连这个可能都吃不到了,所以这还怎么打仗?
所以在这种关键时刻,高耀晋提出来一场大战,去沦陷区割粮割脑袋,壮大自己削弱敌人,他举双手赞成。更不要说以高耀晋对此战准备之丰富,随着他详细的讲解,很多大将的眼睛还越来越亮——因为高耀晋的全局观太好了!而着眼点更是非常之好——既能杀敌,削弱敌方实力,还能利己!
因为辽南四卫作为辽东最大的粮仓,后金国粮食的命脉,不要说全部拿下,只要能够拿下其中之一的金州卫,反哺自身,那么令他们头疼的军粮问题就能一扫而空!
甚至多的不敢说,就算是广宁坐拥15万明军,再加上高耀晋那2万军民的一年口粮,都可以彻底无忧——出手一次就能全年无忧!轻轻松松解决!
并且金州卫的各种粮食数据从高耀晋嘴里滔滔不绝的说出来,也完全能够支撑得起这个数字!
例如辽南四卫金,复,盖,海,仅额田即达到约二百万亩!要知道老奴作乱以来东征西讨,一刻不停忙着开疆拓土,可忙乎到现在后金国一共只有三百万亩额田,这其中辽南四卫就占到了三分之二,还是其中最精华的部分黑土地。
可是进一步细分的话,这二百万亩额田中金州卫都占据了近三成!
例如金复盖海,其中海州卫二千四百顷,盖州卫二千八百顷,复州卫三千一百顷,而金州卫呢?多达五千九百顷!约六十万亩(一倾等于一百亩)一个差不多能顶其他的二个!
所以只要拿下辽南四卫中的金州卫,拿下这个后金国最重要的产粮基地,养活整个辽镇明军毫无问题。
“小小一个金州卫,能出产这么多粮食?真令人想不到啊…�6�8…�6�8”
听着高耀晋侃侃而谈,一项一项各种数据报出后,在场这些大将很多都惊讶了,他们身为一方统兵官,着眼点只关注于自己麾下那一摊子事,还只是关心兵事,浑然不知道身边居然还有一个大宝藏!当然还有个别大将还是不敢相信,而这时作为在场唯二的文官,还是具体经办原本整个辽东辖区钱粮,屯田;地方兵马等事务的辽东兵备参政高邦佐,就是适时的发言了……
并且他还是打包票的那种,毕竟高耀晋说的都是他的老本行,虽然如今金州卫已经被奴兵抢去了,沦于奴手,可是粮食产量还是放在那里的——大明控制的时候,每年产量最少都有一千万石以上。
而现在随着落入敌手,以老奴不把汉人当人,往死里压榨的吃相来看,产量多半还有所提高的 (因为小冰河时期也大大影响到了老奴,所以他就是通过压榨辽人来保住他的女真人)。
所以就真实情况而言,金州卫确实是个大宝藏!大粮仓!
“还真是这样啊——”
而对于高邦佐这个人的人品,经过这几年的接触,在场大将还是愿意相信的,知道这是一个清正廉明的人,称职的兵备参政,不会因为台上发言的是他儿子,所以就出言包庇他……
高大人做不来那样的事情,不然的话当年他也不会把少年高耀晋送到沈阳从军,从一个小小总旗官做起,把他放在那么危险的地方了。
可是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既然收益如此丰厚,风险又有多大呢?
毕竟高耀晋在做一揽子介绍的时候说得明白,奴兵显然也深知金州卫的重要性!驻扎了大军,所以想要拿下金州卫,顺利割粮,他们的对手可就是整整6000奴兵了!还都是精锐!
而如此多的奴兵,都差不多接近一个旗了…�6�8…�6�8整个大金国近乎八分之一的兵力。
可反观明军方面,虽然号称十五万,可真正能拿出去打的,看见女真人杀来不至于掉头逃跑的,也就是这些大将的麾下家丁和一些营兵。
这些人满打满算加起来也就一万人多些,并且还是分属不同营头,并且这些明军最近和女真人交手都鲜有胜绩,所以士气方面也不会很高,而这样一来以一万打六千,按照通常的双方交换比二比一来看,风险并不低…�6�8…�6�8
于是把此战的方方面面,利益和风险都挑明后,在场大将并没有人贸然发声,而是都在皱眉思索,推演,还有的互相交流着眼神……分析着此战能不能打。
可正在这气氛略显沉闷,决定场上形势的关键时刻,王化贞动了——他作为在场的第二号人物,实则和熊廷弼在军权方面平起平坐的存在,他就有意无意的向着下面的一员大将看去…�6�8…�6�8
至于王化贞的看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反对!
也就是不管此事正确与否,他只要记住两个凡是就可以了——凡是熊廷弼的主张,不管正确与否,他都要坚决反对!凡是熊廷弼的设想,不管正确与否,他都要坚决否定!坚决唱反调!决不能让他把事情办成!不然这还叫党争么!至于由此带来的国家安危,百姓安危,抱歉,关他屁事!
而被他‘点名’的是祖大寿,这位当然明白上面这位巡抚大人的意思,于是他就像忽然活过来似的,开始发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