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也是刚刚起床,正在椅子上坐着用着一盏红枣银耳羹,黎棠也站在一边,静静地服侍着太后。
皇后等人走进来的时候太后刚刚用完了一盏羹,抬头便看见了皇后,语气倒是温和:“皇后今日来得倒是早。”
皇后对着太后微微一笑,领着绾心和亦珍二人行了一个礼,说道:“这些时候都是在赶路,没有向皇额娘好好请安,今日正好留宿在此,倒也是安稳,多以特来向皇额娘请安。”
太后点点头,指了指身边的椅子说道:“皇后坐吧。”又让人搬了两张凳子过来,让绾心和亦珍坐在了皇后的身边。
太后将手中的碗递给了黎棠,说道:“刚刚黎棠让人做了红枣银耳羹,哀家用着倒也是极好,皇后也用一些吧。”
皇后点点头:“那就多谢太后了。”
红枣银耳羹很快就上了上来,皇后和绾心等人一边静静地用着,一边听着太后说话,之间太后端坐了椅子上,头上的头发依旧是乌黑的,不过眉眼之间也带上了岁月磨砺的苍凉和锐利,皇后小声地说道:“离宫这么多天,太后看着宫外的景色,是否还满意?”
“哀家自然是满意的。”太后的手中摆弄着一串碧绿的翡翠珠串,“不过哀家看着这些时候,最满意的还是皇帝了。”
太后这句话突如其来,自然是别有深意,绾心将手中的碗放在了一边,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说道:“这大好河山都是皇上的,皇上看了如今这国泰民安的景象自然是高兴满意的。”
绾心原先是有些怕太后的,今日说话是因为看着太后的脸色也不错,所以才多说了几句,但是没想到自己刚刚说完,太后便冷哼了一声说道:“怪不得令嫔承宠这么多年了依旧受宠,原来尽是会说这些溜须拍马的话让皇帝高兴,所谓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国之大幸,令嫔这样的性子若是放在了朝堂之上,当真是国之大祸了。”
太后这句花啊说得极为厉害,绾心心中一惊,立刻跪在了太后的面前,对着太后叩首说道:“太后恕罪。”
亦珍知道太后素来不喜绾心,如今责怪绾心的时候亦珍便在一边为绾心说情道:“太后息怒,令嫔这些日子跟着皇上和皇后娘娘看尽了咱们大清的大好河山,一时间欢喜也是有的,太后说令嫔尽会溜须拍马令嫔是万万不敢当的,毕竟咱们皇上也是一代明君,若令嫔真是如太后所说的这般,皇上又怎么会容令嫔在身边伺候那么久呢?”说着眼睛又看了一眼皇后,“就是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您也是容不下的啊。”
皇后也在一边柔声说道:“太后息怒,舒嫔说得不错,毕竟令嫔出身不高,自然不能和满洲大家想比,咱们这次东巡一直都是开心的,太后又何必为了令嫔一句话而动怒呢。”
太后依旧是板着一张脸,但是语气却已经缓和了下来,对着令嫔点点头说道:“既然皇后和舒嫔都为你说情了,你就不要跪着了,赶紧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