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服徭役

家中富裕的人家多会准备干粮,杜巧娘和赵春兰便准备起来。

先是磨面粉做炒面,干湿都可以吃,又耐放。

只要不见潮能放好长一段时间。

又炕锅巴,饿了就能对付一口,还有些干饼子。

谈不上好吃,但不至于太挨饿。

这回是修官道的活,出力气便成。

若碰上水利,更吃苦不说,还有送命的可能。

干粮才准备好,那边就催着启程。

夜里婆娘两人做一顿丰富的晚饭,离家前吃顿好的补一补。

杨应和和宋常贵事无巨细交代个没完没了。

说来还是不放心。

再不放心次日一早还是得跟大部队一起离开,齐齐送到村头,哭声一片。

送完大哥和宋叔,喜月和欢儿才去街上卖糕。

天热也不舍得歇着,总想着能挣一文是一文。

沈婆子有气无力坐在铺门前,少见的手中没拿着针线。

喜月一看这情形便料到他孙子落了榜。

果然,她没等问起,便哀叹起来:“府试没过,儿媳妇在家哭成泪人,孙子也被打击的天天耷拉着脑袋。”

“问起来,他明明有把握的,怎么偏偏榜上无名,是不是被有权势的人家走关系挤走了名次?”

“花掉那些钱,连个童生都没中,这科考怎么这般难?”

若是容易这秀才也就不稀奇了,她自己也知道是这个理。

正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才更加不能接受。

喜月安慰几句也是于事无补,摇头离去。

也不知道木兰主家的小公子考的如何,街上转一遍,朝仙女湖而去。

喊着卖糕却不见木兰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事给绊住了。

叫卖一圈回来,却看到木兰远远在朝她二人招手。

走过去就见她笑着,不等喜月问,便笑道:“小公子府试通过,已中童生。”

这还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