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武功城全都乱了套,顺利进城的岐军大开杀戒,城内的神策军疯狂逃窜,他们从武功其他三个城门各自逃散而出,五千神策军不战自溃。
凤翔镇先锋军拿下武功之后马不停蹄,继续西进奔往兴平。
驻守兴平的是新军部队,足足有五千人,主将是新军兵马使李君实,作为在平叛功臣三使相之一,李君实在望仙台之变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同于李筠升任殿前都兵马使,成为了随侍天子身边的近臣,李君实本人更愿意出外带兵作战。
自新军建成起,李君实就主动请缨在这驾前军中任职,担任了驾前军左军兵马使,独领五千精锐士卒。
在兴平驻守的李君实忽然听闻武功失陷吃了一惊,他早有预料神策军靠不住,万难守不住这武功城。可是怎么也没想到,岐军当日到达武功城下,夜晚城池就失陷了。
“使相,听说是神策军中士卒叛上,杀了右军中尉王行范,然后开门献城。”前方回来的哨探禀报道。
李君实神色阴沉道:“王行范废物一个,连手下的士卒都管不好,反倒叫人割去了头颅,他这个右军中尉也太过窝囊了。”
“这样也好,神策军既败,也懒得叫这些人来拖我们的后腿了。”
李君实这样说道,将神策军派到武功,这是天子一手安排的,李君实心中清楚,这是天子有意叫神策军上去消耗岐兵的。
一直以来天子就是不信任宦官掌兵,尤其是望仙台之变后,天子对神策军厌恶到了极点,将扔在一旁不管不顾,任其自生自灭。
李君实问道:“岐兵先锋军已经到了哪里,兵力多少?是何人领军?”
哨探回答道:“禀使相,岐军距离我兴平已经不到五十多里,领军的大将是李茂贞的堂下兄李茂勋。”
李君实听罢也是心中慎重起来,岐军战力凶悍,而且这领军大将李茂勋他也知道,是李茂贞的得力臂膀,作战领兵经验很是丰富,与这样的敌人交手需要高度警惕对待。
堂厅内众将有人建议:“使相,岐军来势汹汹,我们守城还是稳妥一点。”
也有人大胆道:“来犯岐军才三千多人,我军有兵五千,兵力占优,一味龟缩守城是否有些不妥?”
不过众将大多数都建议守城,他们是新军,没有经历过什么恶战,守城最是稳妥,有着城池的防护,定能杀伤敌人,给他们左军来一个开门红。
众将问询的眼神都看向了主将李君实,只见李君实神色沉静,缓缓开口道:“诸位,北线招讨使伏敌大胜,斩首足有四千余级,日后升官进爵,恩赏无数。”
“可看看我们左军,至今还寸功未立,倘若守城,你们觉得能斩首几何?”
众将听罢皆沉默不语,守城本就处在被动的地位,也就在城头上能有些首级斩首,怕是也少得可怜,怎么和北线相比。
李君实见状振声提气道:“岐兵奔袭而来,而我军以逸待劳,又有兵力优势,为何不敢出城迎战?”
“难道说我们日日的辛勤苦练,为的就是我左军首秀龟缩城池,被城外的敌人肆意嘲笑吗?”
“身为天子驾前亲军,我等当有进取搏杀的凶猛锐气,不应当惧怕任何敌人,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向前冲锋的路上。”
众将听李君实的一阵鼓动,他们也自觉龟城池有些惭愧,未战先怯了。
李君实扬声道:“诸位,可愿搏军功否?”
“愿意!”驾前军左军众将齐齐应喝,他们神色坚定,带着一往无前的无畏气势。
李君实大赞:“好!各部即刻整点兵马,出城列阵迎战,城内不留一兵一卒,赢了城在,输了城破。”
李君实豪赌了一把……
……